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破产计划大翻车是哪一集 > 蛰伏与幽灵网络(第1页)

蛰伏与幽灵网络(第1页)

清迈那边“信标”激活与“新变种”清道夫出现的消息,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林奇勉强维持的蛰伏状态。陈静暂时脱险,但危机远未解除,而他自己,也因这次远程干预,面临着暴露的更高风险。

他不能再待在这个临时的藏身点了。“清道夫”拥有强大的信息追踪能力,虽然他现在是“吴明”,但之前通过网络联系“老猫”、发送干扰信号等一系列动作,很可能己经留下了蛛丝马迹。对方就像最顶尖的猎犬,一旦嗅到气味,循着痕迹找到这里是迟早的事。

他必须再次转移,并且切断所有可能与“林启明”或之前行动相关的电子痕迹。

他仔细清理了这间小旅馆的房间,抹去所有指纹和可能残留的生物信息,将那些改造用的工具和剩余零件,能销毁的销毁,不能销毁的核心部件则分散丢弃在城市不同区域的垃圾堆或河道里。做完这一切,他背上那个装着少量现金、伪造证件和最基本生存工具的背包,如同融入人群的影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新的藏身点选在了更偏远的一个区,一座即将拆迁、住户早己搬空的筒子楼里。他撬开了顶楼一间废弃的屋子,灰尘弥漫,窗户破损,但视野开阔,并且有多个易于撤离的通道。这里没有水电,没有网络,只有最原始的生存环境。

但这正合他意。越是脱离现代科技网络,对于躲避“清道夫”那种高度依赖技术监控的对手来说,反而可能越安全。

生存物资需要补充。他不能去大型超市或需要实名登记的商店。他像真正的底层流浪者一样,光顾着凌晨的批发市场,用现金购买大量易于储存的压缩食品和瓶装水。穿着也彻底换成了捡来的、带着污渍的旧工装,脸上刻意抹了些灰土,让“吴明”这个形象更加真实、更加不引人注目。

然而,完全与外界隔绝是不可能的。他需要信息,需要知道“清道夫”的动向,需要了解陈静是否安全,也需要……寻找可能存在的、其他“火星”的线索,或者对抗“清道夫”的方法。

他不能再用“老猫”的渠道了。那条线可能己经暴露,或者处于严密监控之下。他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更加隐秘和安全的通讯网络。

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尤其在他现在一穷二白、东躲西藏的情况下。但他有他的优势——来自“薪火”和“逐日”项目的、远超这个时代的通信理念和部分基础原理知识,哪怕只是碎片,也足以在这个落后的科技水平下,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他没有电子零件了,但他有这座城市本身。

他开始像幽灵一样,在城市的阴影中游荡。他的目标不是人,而是那些被遗弃的、或是监管薄弱的基础设施。

他找到了一些老旧的、几乎被遗忘的市政通信井盖,利用自制的简单工具,在深夜潜入,小心翼翼地搭接线路,不是窃取信号,而是利用这些物理线路的固有电容和电感特性,构建一个极其低速、但几乎无法被常规手段监测到的“寄生”数据通道。信号微弱到如同不存在,传输几个字节的信息可能需要几个小时,但胜在隐蔽。

他利用废弃楼顶的避雷针和生锈的铁架,搭建了被动式的信号反射节点,可以对特定频率的、经过特殊调制的短波信号进行微弱的增益和定向转发。

他甚至尝试利用城市电网的负载波动,将加密后的数字信号,以极其微弱的幅度,调制到电流的谐波中,进行传播。这种方法极其不稳定,效率低下,但理论上,只要懂得解密方法,任何接入电网的普通收音机,在特定时刻、经过复杂处理后,都有可能接收到只言片语。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一个利用整个城市作为媒介的、庞大而粗糙的“幽灵”网络。它无法传输图像,无法进行实时通话,只能像古代的烽火台一样,传递最精简的、预先约定好的代码和信息。

构建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充满了失败和风险。他好几次差点被夜间巡逻的保安发现,也有几次因为操作不当差点触电。但他乐此不疲。这让他感觉自己还在“做”些什么,还在与那个无形的敌人进行着较量,而不是一味地逃亡和躲藏。

他给这个粗糙的网络设定了一个极其隐晦的唤醒指令和一套复杂的、基于非对称加密原理的验证机制。只有通过验证的信息,才会被他留在几个特定藏匿点的、改造过的老旧寻呼机(一种早己被淘汰的通讯工具)接收。寻呼机屏幕狭小,只能显示数字和简单字母,但这足够了。

几周后,他第一次通过这个自建的“幽灵”网络,接收到了一条来自外界的、经过验证的信息。不是来自陈静,也不是关于“清道夫”的首接动向。

信息内容是一串坐标和一个代号——“旅者”。

坐标指向邻国一个战乱频发的边境地区。而“旅者”,根据他之前零碎搜集的信息,似乎是一个神秘的、专门收集和贩卖各种禁忌知识与情报的组织,据说其成员行踪诡秘,掌握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可能……了解一些关于“高维干涉”或古老文明的线索。

这条信息是谁发出的?目的何在?是陷阱,还是橄榄枝?

林奇无法判断。但他知道,“旅者”这样的组织,或许是他目前唯一可能接触到更高层次信息、了解“清道夫”背后真相、甚至找到其他反抗力量的途径。

去,还是不去?

边境地区动荡不安,危险重重,而且很可能也是“清道夫”活动频繁的区域。

但他困守在这座城市,如同瓮中之鳖,迟早会被找到。主动出击,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一丝……打破僵局的希望。

他看了一眼手中那个屏幕闪烁的老旧寻呼机,又看了看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蛰伏的日子,该结束了。

是时候,去会一会这个“旅者”了。

他开始默默准备。边境之行,需要更周全的计划,更隐蔽的身份,以及……必要的防身手段。他那点可怜的“手艺”,或许又该派上用场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