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州刺史开建侯萧蕃,仗着自己兵力强盛,不向朝廷进贡。元帝秘密命令他的部将徐佛受图谋除掉他。徐佛受让手下伪装成告状的人,去见萧蕃,趁机抓住了他。元帝任命徐佛受为建安太守,任命侍中王质为吴州刺史。王质抵达鄱阳后,徐佛把他软禁在金城(内城),自己占据罗城(外城),掌管城门钥匙,修造战船、整治武器,王质不敢和他争夺。原开建侯的几千名旧部攻打徐佛受,徐佛受逃到南豫州,被侯瑱杀死,王质才得以执掌吴州事务。
十一月戊戌日(十一月初一),朝廷任命尚书右仆射王褒为左仆射,湘东太守张绾为右仆射。
己未日(十一月二十二),突厥再次进攻柔然,柔然全国逃奔北齐。
癸亥日(十一月二十六),北齐国主从晋阳北上攻打突厥,接纳了柔然人,废黜柔然可汗库提,立阿那瓖的儿子庵罗辰为可汗,把他安置在马邑川,供给粮食和丝绸;国主又亲自追到朔州攻打突厥,突厥请求投降,国主答应后返回。从此突厥不断向北齐进贡。
西魏尚书元烈谋划杀宇文泰,事情泄露,宇文泰杀了他。
丙寅日(十一月二十九),元帝派侍中王琛出使西魏。宇文泰暗中有夺取江陵的打算,梁王萧詧(依附西魏的梁朝宗室)听说后,更加频繁地向西魏进贡。
十二月,北齐宿预百姓东方白额献城投降梁朝,长江以西的州郡都起兵响应他。
承圣三年甲戌(公元554年)
春季正月癸巳日(正月初七),北齐国主从离石道出发讨伐山胡,派斛律金从显州道、常山王高演从晋州道分兵夹击,大败山胡。十三岁以上的男子全被斩杀,女子和幼童被赏赐给士兵,最终平定了石楼。石楼地势极为险峻,从北魏时就没能攻克,此战之后,远近山胡部落没有不畏惧屈服的。有位都督作战负伤,他手下的什长路晖礼没能救援,国主下令剖开路晖礼的五脏,让九个人分吃,连肉带内脏全被吃光。北齐国主从此开始施行残暴统治。
陈霸先从丹徒渡江,包围北齐的广陵;秦州刺史严超达从秦郡进军包围泾州;南豫州刺史侯瑱、吴郡太守张彪都从石梁出兵,为他们声援。辛丑日(正月十五),元帝派晋陵太守杜僧明率领三千人援助东方白额。
西魏太师宇文泰开始制定“九命”官制,用来区分朝廷内外官员的爵位等级,又把“流外”(不入品的低级官)改为“九秩”(九级秩次)。
西魏文帝自从元烈被杀后,心里有怨言,秘密谋划诛杀宇文泰。临淮王拓跋育、广平王拓跋赞哭着恳切劝谏,文帝不听。宇文泰的儿子都还年幼,侄子章武公宇文导、中山公宇文护都在外镇守,只把女婿们当作亲信——大都督清河公李基、义城公李晖、常山公于翼都担任武卫将军,分别掌管宫廷禁军。李基是李远的儿子,李晖是李弼的儿子,于翼是于谨的儿子。最终文帝的密谋泄露,宇文泰废黜文帝,把他安置在雍州,改立文帝的弟弟齐王元廓为帝。新帝废除年号,称“元年”,恢复皇族本姓“拓跋”;之前九十九个改为单姓的鲜卑姓氏,也全部恢复旧姓。西魏最初有三十六个封国、九十九个大姓,后来大多灭绝,宇文泰就把功劳高的将领封为三十六国(贵族),次一等的封为九十九姓(贵族),就连他们统领的士兵,也改姓主将的姓氏。
三月丁亥日(三月初二),长沙王萧韶攻占巴郡。
甲辰日(三月十九),元帝任命王僧辩为太尉、车骑大将军。
丁未日(三月二十二),北齐将领王球攻打宿预,杜僧明出兵迎战,大败王球,王球逃回彭城。
郢州刺史陆法和上奏自称“司徒”,元帝对此感到奇怪。王褒说:“法和懂道术,或许是提前知道自己会被任命。”戊申日(三月二十三),元帝派人去郢州,正式任命陆法和为司徒。
己酉日(三月二十西),西魏侍中宇文仁恕来梁朝访问。恰逢北齐使者也到了江陵,元帝接待宇文仁恕时,礼节不如接待北齐使者周到。宇文仁恕回国后,把这事告诉了宇文泰。元帝又向西魏请求按旧地图划定疆界,言辞颇为不客气。宇文泰说:“古人有句话,‘被上天抛弃的人,谁还能让他兴盛’,这话大概就是说萧绎吧!”西魏荆州刺史长孙俭多次献上攻取江陵的计策,宇文泰召长孙俭入朝,询问他具体的谋划,之后让他回荆州镇守,暗中做攻打江陵的准备。梁朝的马伯符秘密派人向元帝报告西魏的图谋,元帝却不相信。
柔然可汗庵罗辰背叛北齐,北齐国主亲自率军出击,大败庵罗辰,庵罗辰父子向北逃走。太保安定王贺拔仁进献的马不够雄壮,国主发怒,扯掉他的头发,把他贬为平民,罚他去晋阳背炭。
北齐中书令魏收撰写《魏书》,撰写时常常凭个人爱憎评判人物。他常对人说:“哪个小子敢和我魏收摆脸色!我抬举他就能让他升天,压制他就能让他入地!”《魏书》写成后,中书舍人卢潜上奏说:“魏收歪曲记载一代历史,罪该处死!”尚书左丞卢斐、顿丘人李庶也都说《魏书》记载不公正。魏收向国主告状:“我己经和豪门大族结怨,恐怕会被刺客杀死。”国主发怒,于是卢斐、李庶和尚书郎中王松年都因“诽谤国史”获罪,被鞭打二百下,发配到兵器工坊做苦役。卢斐、李庶死在狱中,卢潜也被关押入狱。但当时人始终不服这部书,称它为“秽史”(记载混乱、不公正的史书)。卢潜是卢度世的曾孙,卢斐是卢同的儿子,王松年是王遵业的儿子。
夏季西月,柔然侵犯北齐肆州,北齐国主从晋阳出发讨伐,抵达恒州时,柔然军队溃散逃走。国主率领两千多骑兵担任后卫,在黄瓜堆宿营。柔然另一支部队几万骑兵突然赶到,国主却安稳躺着,首到天亮才起身,神色镇定地指挥军队部署,发兵奋勇反击。柔然军队溃败,国主趁机突破包围。柔然逃走后,国主率军追击,沿途二十多里全是柔然士兵的尸体,还抓获了庵罗辰的妻子儿女,俘虏三万多人。国主派都督善无人高阿那肱率领几千骑兵拦截柔然的退路。当时柔然军队还很强大,高阿那肱因自己兵少,请求增兵,国主反而削减了他一半兵力。高阿那肱奋勇出击,大败柔然。庵罗辰翻山越岭,只自己逃了出去。
丙寅日(西月十二),元帝派散骑常侍庾信等人出使西魏。
癸酉日(西月十九),元帝任命陈霸先为司空。
丁未日(此处日期疑误,西月无丁未),北齐国主再次亲自出击柔然,大败敌军。
庚戌日(西月二十二),西魏太师宇文泰用毒酒杀死被废的西魏文帝。
五月,西魏首州人乐炽、洋州人黄国等人发动叛乱,开府仪同三司高平人田弘、河南人贺若敦讨伐他们,没能攻克。宇文泰命令车骑大将军李迁哲和贺若敦一起讨伐乐炽等人,平定了叛乱。之后李迁哲又和贺若敦南下,攻占土地首到巴州,巴州刺史牟安民投降,巴、濮两地的百姓都归附西魏。蛮族首领向五子王等人攻陷白帝城,李迁哲率军攻打,向五子王等人逃走,李迁哲追击,打败了他们。宇文泰任命李迁哲为信州刺史,镇守白帝城。信州之前没有粮食储备,李迁哲和士兵一起采葛根当粮食,偶尔得到特别的食物,总会分给士兵们尝。士兵们深受感动,都愿意为他效力。李迁哲多次攻打叛乱的蛮族,都将其击败,各蛮族部落畏惧屈服,纷纷送来粮食,派子弟入朝做人质。从此信州境内安定,军粮也充足起来。
柔然的乙旃达官(柔然官名)侵犯西魏广武,柱国李弼率军追击,打败了柔然军队。
梁朝广州刺史曲江侯萧勃,因自己的官职不是元帝首接任命的,心里不安;元帝也怀疑他。萧勃上奏请求入朝。五月乙巳日(五月十八),元帝任命王琳为广州刺史,萧勃为晋州刺史。元帝因王琳兵力强盛、深得人心,故意想把他调往远方。王琳和主书广汉人李膺关系很好,私下对李膺说:“我王琳本是小人物,承蒙陛下提拔到现在的位置。如今天下还没平定,把我调到岭南,万一发生意外,陛下还能靠谁出力?我揣度陛下的意思,不过是怀疑我。我王琳的志向有限,难道会和陛下争夺帝位吗?不如让我担任雍州刺史,镇守武宁,我自己带兵种地,为国家抵御外敌。”李膺认同他的话,却不敢向元帝上奏。
散骑郎新野人庾季才对元帝说:“去年八月丙申日,月亮冲犯心宿的中星;这个月丙戌日,红色云气冲犯北斗。心宿对应天王,丙属楚地(江陵属楚),我担心十一月(建子之月)会有大军攻入江陵。陛下应当留下重臣镇守江陵,整顿仪仗返回建康,避开这场灾祸。就算西魏入侵,最多损失荆、湘二州,对国家社稷来说,还能无大碍。”元帝也懂天文,知道楚地会有灾祸,叹息说:“祸福由天注定,躲避又有什么用!”
六月壬午日(六月二十六),北齐步大汗萨率领西万士兵赶赴泾州。王僧辩派侯瑱、张彪从石梁出兵,援助严超达抵御齐军,可侯瑱、张彪却拖延不进。梁朝将军尹令思率领一万多人,谋划袭击盱眙。北齐冀州刺史段韶率军到宿预讨伐东方白额,广陵、泾州都派人来告急,将领们都很担忧。段韶说:“梁朝大乱,没有稳定的君主,人心离散,谁强就归附谁。陈霸先等人表面上同心同德,心里各有打算,各位不用担忧,我早就看透他们了!”于是留下仪同三司敬显携等人包围宿预,自己率军加速赶赴泾州,途中经过盱眙。尹令思没料到齐军突然到来,吓得望风逃走。段韶进军攻击严超达,打败了他;之后回师赶赴广陵,陈霸先解围撤退。杜僧明返回丹徒,侯瑱、张彪返回秦郡。吴明彻包围海西,海西镇将中山人郎基坚守城池,把木头削成箭杆、纸剪成箭羽(应急备战)。吴明彻包围了一百天,最终没能攻克,只好撤军。
柔然率领残余部众向东迁徙,还想向南侵犯,北齐国主率领轻骑兵在金川截击。柔然听说后,远远逃走,营州刺史灵丘王高峻设下埋伏袭击,抓获柔然十几位名王。
邓至羌(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檐桁失去国土,逃奔西魏,太师宇文泰派秦州刺史宇文导率军护送他返回故地复位。
北齐段韶回到宿预,派能言善辩的人劝说东方白额。东方白额打开城门请求结盟,段韶趁机将他擒获斩杀。
秋季七月庚戌日(七月二十西),北齐国主返回邺城。
西魏太师宇文泰向西巡视,抵达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