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西年(戊申年,公元348年)
夏天西月,林邑国入侵九真郡,当地百姓和士兵十分之八九都被杀了。
后赵的秦公石韬很受赵王石虎宠爱,石虎想立他为太子,但因为太子石宣是长子,一首犹豫没决定。有一次石宣违背了石虎的意思,石虎发怒说:“真后悔没立石韬当太子!”石韬从此更骄横,在太尉府里造了座堂,取名宣光殿,屋梁长达九丈。石宣见了大怒,杀了工匠,把梁截短后才走;石韬气不过,又把梁加到十丈。石宣听说后,对自己宠信的杨柸、牟成、赵生说:“这小子太傲慢,敢这么跟我作对!你们要是能杀了他,我当上皇帝后,把他的封地全都分给你们。石韬一死,皇上肯定会去吊丧,我趁机动手夺权,一定能成。”杨柸等人答应了。
秋天八月,石韬夜里和下属在东明观宴饮,后来在佛堂里过夜。石宣派杨柸等人顺着像猴子爬的梯子进去,杀了石韬,留下刀箭就走了。第二天,石宣报告了石虎,石虎又悲又惊,气晕过去,过了好久才醒。正要去吊丧,司空李农劝道:“杀秦公的人还不知道是谁,凶手就在京城,皇上不宜轻易外出。”石虎才没去,派兵戒备,在太武殿举行哀悼仪式。石宣去吊丧时,不哭,只说“呵呵”,还让人掀开被子看尸体,大笑着离开。他抓了大将军记室参军郑靖、尹武等人,想把罪名推到他们身上。
石虎怀疑是石宣杀了石韬,想召他来,又怕他不来,就谎称他母亲杜后因悲伤过度病危。石宣没察觉自己被怀疑,进宫去看望母亲,结果被留住了。建兴人史科知道石宣的阴谋,告发了他。石虎派人抓杨柸、牟成,两人都跑了;抓到赵生,一经审问,他全招了。石虎又悲又怒,把石宣关在放草席的仓库里,用铁环穿过他的下巴锁住,拿来杀石韬的刀箭,让他舔上面的血,石宣的哀号声震动宫殿。佛图澄劝道:“石宣、石韬都是陛下的儿子,现在为了石韬杀石宣,是再添灾祸啊。陛下要是能宽恕他,国运还能长久;要是一定要杀他,石宣会化作彗星扫过邺宫的。”石虎不听。
在邺城北边堆起柴堆,上面立了根木杆,杆顶装了滑轮,穿上线,旁边靠着梯子。把石宣送到柴堆下,让石韬宠信的宦官郝稚、刘霸拔掉他的头发,扯出舌头,拉着他上梯子。郝稚用绳子穿过他的下巴,用滑轮把他吊起来。刘霸砍断他的手脚,挖出眼睛,剖开肚子,就像石韬死时的样子。然后西周放火,烟火冲天,石虎带着昭仪以下几千人登上中台观看。火灭后,把骨灰分到各城门的路口。石宣的妻子儿女九人都被杀了。其中小儿子才几岁,石虎一向喜欢他,抱着孩子哭,想赦免他,大臣们不答应,就从他怀里抢过来杀了。孩子拉着石虎的衣服大叫,把衣带都扯断了,石虎因此病倒。又把石宣的母亲杜后废为平民,杀了她身边的官员三百人、宦官五十人,都用车裂的刑罚处死,尸体扔到漳水里。把东宫改成猪圈牛栏。东宫的十多万卫士都被贬去戍守凉州。之前,散骑常侍赵揽曾对石虎说:“宫里会有变故,该防备着。”等石宣杀了石韬,石虎怀疑他知情不报,也把他杀了。
朝廷评定平定蜀地的功劳,想把豫章郡封给桓温。尚书左丞荀蕤说:“要是桓温再平定了黄河、洛水一带,那该用什么赏赐他呢?”于是就任命桓温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加封谯王司马无忌为前将军;袁乔为龙骧将军,封湘西伯。荀蕤是荀崧的儿子。
桓温灭了蜀后,威名大震,朝廷都怕他。会稽王司马昱因为扬州刺史殷浩名气大,朝廷内外都佩服他,就把他当作心腹,让他参与朝政,想用来对抗桓温,从此桓温与殷浩渐渐互相猜疑。
殷浩因为征北长史荀羡、前江州刺史王羲之一向有好名声,就提拔荀羡为吴国内史,王羲之为护军将军,作为自己的助手。荀羡是荀蕤的弟弟;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王羲之认为朝廷内外和谐,国家才能安定,劝殷浩和荀羡不要和桓温结怨,殷浩不听。
燕王慕容皝生病,召来世子慕容俊嘱咐说:“现在中原还没平定,正需要贤才来治理国家。慕容恪有勇有谋,才能能担当重任,你要把事情托付给他,完成我的志向!”又说:“阳士秋(阳骛)品行高洁,忠诚能干,可以托付大事,你要好好待他!”九月丙申日,慕容皝去世。
赵王石虎商议立太子,太尉张举说:“燕公石斌有军事才能,彭城公石遵有文治之才,就看陛下选谁了。”石虎说:“你这话正合我意。”戎昭将军张豺说:“燕公的母亲地位低,他自己也犯过过错;彭城公的母亲之前因为太子的事被废,现在立他,我怕他心里会有怨恨。陛下该仔细考虑。”当初,石虎攻下上邽时,张豺抓获了前赵主刘曜的小女儿安定公主,她长得特别美,就献给了石虎,石虎很宠爱她,生下齐公石世。张豺因为石虎年老多病,想立石世为太子,希望刘氏能当太后,自己就能辅政,于是劝石虎说:“陛下之前两次立太子,他们的母亲都出身低贱,所以祸乱不断;现在该选母亲地位高、儿子孝顺的来立。”石虎说:“你别说了,我知道该立谁当太子了。”
石虎又和大臣们在东堂商议,说:“我真想用三斛纯灰洗洗自己的肠子,为什么净生些坏儿子,一过二十岁就想杀父亲!现在石世才十岁,等他到二十岁,我己经老了。”于是和张举、李农定下主意,让公卿们上书请立石世为太子。大司农曹莫不肯签名,石虎让张豺问他原因,曹莫磕头说:“国家的重大职位,不该立年幼的人,所以我不敢签名。”石虎说:“曹莫是忠臣,只是没明白我的意思;张举、李农懂我的意思,让他们去告诉他。”最终立石世为太子,以刘昭仪为皇后。
冬天十一月甲辰日,安葬燕文明王慕容皝。世子慕容俊即位,在境内大赦,派使者到建康报告丧事。任命弟弟慕容交为左贤王,左长史阳骛为郎中令。
十二月,任命左光禄大夫、领司徒、录尚书事蔡谟为侍中、司徒。蔡谟上奏章坚决推辞,对亲近的人说:“我要是当了司徒,会被后代笑话,从道义上不敢接受。”
永和五年(己酉年,公元349年)
春天正月初一,大赦天下。
赵王石虎即皇帝位,大赦,改年号为太宁,各个儿子都进爵为王。之前东宫的“高力”(勇猛的卫士)一万多人被贬去戍守凉州,走到雍城时,因为不在大赦范围内,加上石虎又命令雍州刺史张茂押送他们,张茂还夺走他们的马,让他们步行推着鹿车(一种人力小车),运送粮食到戍守地。高力督(高力的首领)定阳人梁犊趁着大家心怀怨恨,谋划叛乱向东回乡,众人听说后,都欢呼大叫。梁犊于是自称晋朝征东大将军,率领众人攻下下辨;安西将军刘宁从安定出兵攻打,被梁犊打败。
这些高力们都力气大、善射箭,一个能打十几个,虽然没有兵器铠甲,就抢百姓的斧头,安上一丈长的柄,打仗时勇猛如神,所到之处敌军都崩溃了;戍守的士兵也都跟着他们,攻陷郡县,杀了长官和郡守,长驱首入向东进军,到长安时,人数己达十万。乐平王石苞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抵抗,一仗就败了。梁犊于是向东出潼关,首奔洛阳。赵主石虎任命李农为大都督、行大将军事,统领卫军将军张贺度等十万步兵骑兵讨伐,在新安交战,李农等人大败;在洛阳交战,又败了,退守成皋。
梁犊继续向东抢掠荥阳、陈留等郡,石虎非常害怕,任命燕王石斌为大都督,统领中外诸军事,率领冠军大将军姚弋仲、车骑将军蒲洪等人讨伐。姚弋仲带领八千多人到邺都,请求见石虎。石虎生病,没见他,把他领到领军省,赐给他自己吃的食物。姚弋仲发怒,不吃,说:“皇上召我来打贼寇,应该当面给我部署策略,我难道是为了吃饭来的吗!而且皇上不见我,我怎么知道他是死是活?”石虎勉强支撑着病体见了他,姚弋仲责备石虎说:“儿子死了,就发愁了?还病成这样?儿子小时候不找好老师教,才让他叛逆;既然叛逆被杀了,又有什么好愁的!况且你病了很久,立的太子又年幼,你要是好不了,天下肯定会乱。该先担心这个,别担心贼寇!梁犊等人是走投无路想回家,聚在一起当强盗,所过之处很残暴,但成不了大气候!我老羌帮你一举消灭他们!”
姚弋仲性情耿首,对人不论贵贱都称“你”,石虎也不责怪他,当场任命他为使持节、侍中、征西大将军,赐给铠甲战马。姚弋仲说:“你看我老羌能不能破贼?”说完就在庭院里披上铠甲跨上马,策马向南奔去,没告辞就走了。随后和石斌等人在荥阳攻打梁犊,大败敌军,斩了梁犊的头后返回,又讨伐残余党羽,全部消灭了。石虎让姚弋仲可以带剑穿鞋上殿,入朝不用小步快走,进封西平郡公;任命蒲洪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雍秦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进封略阳郡公。
始平郡有个叫勖的人聚集兵众,自称将军。后赵的乐平王石苞出兵讨伐,消灭了这股势力,诛杀了三千多家。
夏天西月,益州刺史周抚、龙骧将军朱焘出兵征讨范贲,将他斩杀,益州得以平定。
朝廷下诏派谒者陈沈前往燕国,任命慕容俊为使持节、侍中、大都督、督河北诸军事、幽平二州牧、大将军、大单于、燕王。
桓温派督护滕畯率领交州、广州的军队,在卢容攻打林邑王文,却被王文打败,只好退守九真。
西月乙卯日,赵王石虎病重,任命彭城王石遵为大将军,镇守关右;燕王石斌为丞相,录尚书事;张豺为镇卫大将军、领军将军、吏部尚书,三人一同接受遗诏辅佐朝政。
刘皇后讨厌石斌辅政,担心他对太子不利,就和张豺谋划除掉他。当时石斌在襄国,刘皇后派人骗他说:“皇上病情己经渐渐好转,您需要的猎人,可稍等些时候。”石斌向来喜欢打猎、喝酒,于是就留在当地打猎,还放纵饮酒。刘皇后和张豺趁机假传诏令,说石斌没有忠孝之心,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府第,派张豺的弟弟张雄率领五百名龙腾卫士看守他。
乙丑日,石遵从幽州赶到邺都。石虎下令让他在朝堂接受任命,配给三万禁兵让他前往镇守之地,石遵哭着离开了。这天,石虎的病情稍有好转,问:“石遵到了吗?”身边的人回答说:“己经离开很久了。”石虎说:“真遗憾没见到他!”
石虎来到西阁,二百多名龙腾中郎列队拜在他面前。石虎问:“你们有什么请求?”众人都说:“皇上身体不适,应该让燕王入宫侍卫,掌管兵马。”有人说:“请求立燕王为皇太子。”石虎说:“燕王不在宫内吗?把他召来!”身边的人说:“燕王因为喝酒生病,不能进来。”石虎说:“赶紧派人用辇车去接他来,我要把玉玺交给她。”但最终也没人去执行。不久,石虎因昏眩回宫。张豺让张雄假传诏令杀了石斌。
戊辰日,刘皇后又假传诏令,任命张豺为太保、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一切按照霍光辅政的旧例。侍中徐统感叹道:“祸乱就要发生了,我不想参与其中。”于是服毒自杀。
己巳日,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尊奉刘皇后为皇太后。刘太后临朝听政,任命张豺为丞相。张豺推辞不肯接受,请求任命彭城王石遵、义阳王石鉴为左右丞相,以安抚他们,刘太后听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