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会议意,面色平静道:“吴侯诚意,朕感受到了。互通有无,共利民生,此乃善举。朕原则上同意。具体细节,公瑾可与荀令君详谈。”
周瑜含笑点头,却话锋一转:“此外…”
他语气依旧温和,却带上一丝锐利,“我主听闻曹孟德似有与陛下结盟之意?不知陛下可知,曹操近日秘密调遣大将张辽、乐进等,集结精兵于合肥之地,日夜操练,其意恐非向北啊。”
刘协目光一凝!
曹操在合肥集结兵力?
这是要打江东?还是虚张声势?
周瑜继续道:“曹孟德世之奸雄,其言不可轻信,其心不得不防。陛下与之结盟,无异与虎谋皮。我主虽远在江东,然亦心系汉室,愿为陛下屏藩东南。若曹军异动,我江东儿郎,必拒敌于长江之外!”
说到这里,周瑜突然提高声调,仿佛在立下誓言:“某虽不才,愿立军令状:只要江东一息尚存,定教曹贼‘过不了长江,望江兴叹’!”
刘协心中瞬间明了。
孙策和周瑜的真正目的在此!
他们看到了曹操北联刘协的动向,感到了威胁,于是主动拿出核心技术换取刘协的善意和中立,甚至寻求潜在的军事呼应!
沉吟片刻,
刘协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笑道:“公瑾之言,朕记下了。曹孟德其心叵测,朕自有分寸。江东与朝廷,同气连枝,守望相助亦是应有之义。
具体如何策应,需视情况而定。当前首要之事,还是先将这工巧交流之事落实。”
接着,刘协走到殿前,望着远处宫墙外的天空,意味深长地说:
“毕竟在这乱世中,‘粮食才是硬道理’,百姓吃饱了饭,天下才能安定啊。”
这句话让周瑜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周瑜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刻听出刘协并未拒绝,只是需要时间观望和更实际的利益绑定。
他不再逼迫,优雅起身:“陛下深谋远虑,瑜佩服。工巧交流之事,瑜这便去与荀令君商议。”
送走周瑜,刘协站在殿前久久不语。
“文和,你觉得孙策和周瑜这话,有几分真?几分假?”
贾诩缓缓踱步上前,低声道:“孙伯符锐意进取,确有北上之意。然其根基未稳,江东内部山越未平,庐江还有刘勋未灭。此时提及共抗曹操,更多是未雨绸缪,乃至……
借陛下之势,稳自身之境。其所赠船匠图纸,看似厚重,然江东造船之术领先天下,给出部分,无伤根本。换取农具水利,却能解其燃眉之急,助其稳固后方。此举,高明。”
刘协点头:“也就是说,双方都在进行战略性投资。不过,这投资朕喜欢!水军技术,正是朕的短板!”
来回踱了几步,刘协忽然道:“文和,你说……如果孙策真的出兵攻打广陵或者合肥,朕该怎么‘策应’才好呢?是趁机南下掏曹操的老家兖州?还是…”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陛下,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若孙曹相争,无论胜负,皆于我有利。陛下届时或可西向…”
“西向?”
刘协一愣,快步走到地图前,看向并州方向,“你是说…并州?”
贾诩点头:“并州南匈奴扰攘,黑山军残部尚存,高干新败,人心惶惶。若中原有变,此乃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