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跟冯氏他们家住的地方虽然破败,但是修一修还有个样子,至少不必下雨天漏雨了。
因为可用的屋子数量少,院子里倒是宽敞。
冯氏想要在院子里养些鸡,只是总也没机会买到小鸡苗。
将东西归置好,用帕子拢了两块糕点,才走到对门人家去。
冯氏只敲了两下门,对面李家的大姑娘王巧巧就来开门了。
“冯姨。”李家的大姑娘见到冯氏就笑。
冯氏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乖巧的姑娘的,若不是自己儿子年纪不到,她还真想两家人做个姻亲。
打眼往李家院子里望去,却见自己的两个孩子,正在院子里拿着树枝玩儿。
“巧巧,跟你妹妹分着吃。”冯氏将糕点塞到孩子手里。
“冯姨,这没什么,不必客气。”
“吃吧,这又不值几个钱。”
冯氏给的糕点是自家做的,顶多费了点儿猪油。她也晓得,若是专门去外头买糕点答谢,她们绝不肯收。
推脱两下,王巧巧最后还是收下了。
冯氏也不忙着回去做事,只是站着继续跟王巧巧说话。
“你娘什么时候回来?”
“过会儿晚饭回来。”王巧巧道,以为是冯氏有事,“您有急事的话,我去找她。”
冯氏道:“不是什么要紧事,不必麻烦。”
“什么事冯姨?”
见人问了,冯氏也不藏着,便说道:“就是巷口那边的点心铺,说是有些忙不过来,想要找两个人去做事,托我来问问周围有没有勤快些的人。我想着,你反正在家也是做针织,早些听你说过想要找份事情来做,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
“当然愿意了!”一听说可以去赚钱,王巧巧眼睛都亮了几分,“是蔓蔓姐那边儿么?”
冯氏见她是兴奋的,便说道:“就是她家。你别着急,虽然就是这一两天要定下来,但还是得问过你母亲再说。到了人家店里,人家也要看你做得怎么样,还没个定数。”
“再则你已经懂事的年纪,你妹妹却还要人照顾呢。平时你若愿意,带着她来我家没事,我要是也不在家,到时候三个孩子都要带去蔓蔓那边,不知道人家是什么想法。还得问一问。”
“哎!知道了冯姨,等我娘回来,我同她说。”
聊了两句,冯氏朝着两个小孩招了招手,孩子们便朝她跑来了。
回了家,冯氏就将小桌子搬出来,拿了沙盘出来,捡了两个自己会的字教孩子。
她自己就在院子里把衣服洗了,瞧着天色不错,就将衣服都晾在了院子里。
做完这些,去看了看孩子写得如何,然后就开始准备洗菜做饭了。
晚间做好了菜,丈夫赵二回来了。
一家子刚要开饭,那边李氏也忙完回来了。
听说陆蔓蔓那里要招工,又见女儿一脸期待,李氏本想张口拒绝的话哽在喉中吐不出来。
“你现在大了,今年十四岁,再过两年就该商量婚事了。以前在你爹家的时候你奶奶不喜欢你们,娘没本事,没能让你们过上几天舒心日子。”
“娘~说这个做什么啊。”王巧巧走过来,揉捏着坐在椅子上的李氏肩膀,“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咱们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这就够了。”
李氏叹口气,伸手拍了拍女儿的手。
她女儿的手比她的细滑不少,但手心还是有一层薄茧,是一双经常劳动的手。
劳动是好的,人勤劳是好事,但千万不能像她这样劳累半生,都没多少积蓄的好。
“娘是想着,趁着你还是姑娘的时候,能够在家里享享福。钱的事情你不必担心,大不了我再去找份洗衣服的事做。隔壁那你冯姨就是做这个的,我去问问也方便。”
“娘~”听母亲句句为自己着想,王巧巧也红了眼眶,“您心疼女儿,难道女儿不心疼您吗?我出去做事,总比见着你镇日操劳心里好过些啊。”
见女儿这样说,李氏也不由得眼眶一热,“我的儿。”
说话间,伸出那双粗糙的手,抚上了女儿的脸颊。
见母亲跟姐姐都在哭,王莲莲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