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医魂觉醒TXT > 第2章 银针破西医断言军令状立显硬气(第1页)

第2章 银针破西医断言军令状立显硬气(第1页)

消毒水的味道像一层密不透风的薄膜,裹着云辰的鼻腔,连呼吸都带着冰冷的刺痛感。他站在神经科重症监护室门外,白大褂口袋里的手紧紧攥着那枚刚从爷爷云天手腕上取下的银镯子——镯子内侧刻着“云溪堂”三个字,是太爷爷传下来的物件,此刻冰凉的触感却像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麻。

监护室里,心电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每一声都像敲在云辰的心上。玻璃窗内,爷爷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得像张宣纸,原本总是精神矍铄的眼睛紧闭着,连呼吸都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廓起伏。就在三个小时前,他还在中医院实习科室里整理病历,手机突然弹出的“病危通知”像一道惊雷,把他从“即将转正”的憧憬里炸回残酷的现实。

“云辰是吧?”一个穿着深灰色西装,戴着金边眼镜的男人走了过来,胸前的工作牌上印着“神经科主任李建明”。他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几分职业性的疏离,“我是李主任,你爷爷的主治医生。CT结果出来了,脑部有不规则阴影,结合各项指标,初步诊断是罕见的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

“没有特效药?”云辰的声音有些发颤,他往前凑了一步,双手撑在走廊的栏杆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李主任,就算是罕见病,总有治疗方案吧?比如激素冲击,或者靶向药临床试验?我在中医院实习时,见过用中西医结合治重症的案例……”

“中西医结合?”李建明嗤笑一声,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弧度,他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一份病历本,翻到诊断页,用钢笔尖点了点“预后评估”那栏,“小伙子,我知道你刚从中医院出来,对你们那套‘望闻问切’有感情,但医学是讲数据的。你爷爷的脑萎缩程度己经到了晚期,多巴胺受体几乎完全失效,就算用最好的营养神经药物,最多也就能撑三个月。别指望什么‘江湖骗术’能起死回生,那都是骗钱的把戏。”

“江湖骗术?”云辰猛地抬起头,眼眶因为愤怒和委屈而泛红。他想起昨晚整理爷爷遗物时,那本泛黄的《云溪医经》在他指尖化作虚影钻进脑海的瞬间——清清凉凉的感觉顺着脊椎往上爬,“清心针法”的经络图、“参芪养元药膳方”的药材配比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清晰。爷爷年轻时总说,云家祖上是宫廷御医,后来战乱才隐居行医,这本医经是传家宝,不到生死关头不能动。现在,爷爷就站在生死线上,这传承怎么就成了“江湖骗术”?

“李主任,我知道你是权威,但我想试试。”云辰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我用我家传的针灸和药膳,只需要三天——不,72小时,如果爷爷没有任何好转,我愿意承担所有责任,包括放弃后续所有治疗,并且赔偿医院的一切损失。”

“你疯了?”李建明皱起眉头,语气变得严厉起来,“重症监护室是无菌环境,外人不能随便进,更别说用那些没有经过临床验证的偏方!万一出了意外,谁担得起责任?你爷爷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这辈子都别想再碰医疗行业!”

周围的护士和家属都围了过来,窃窃私语声像蚊子一样嗡嗡作响。有人说“这小伙子太冲动了”,有人说“西医都判了死刑,中医能有什么用”,还有人同情地看着云辰,觉得他是接受不了亲人病危的现实,才会做这种不切实际的决定。

云辰没有理会周围的议论,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深蓝色的锦盒,打开后,里面整齐地放着七根银针——针身是纯银打造的,在走廊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针尾刻着细小的云纹。这是爷爷年轻时用的针灸包,昨晚整理遗物时一起找出来的。

“李主任,我不是一时冲动。”云辰的目光落在监护室里爷爷的病床上,眼神坚定得像块磐石,“我爷爷是中医,我从小跟着他认药材、背汤头歌,实习时也在针灸科轮转过,有执业助理证。我敢立军令状,如果72小时后爷爷的意识没有恢复,各项生命体征没有改善,我自愿接受医院的任何处罚,并且永远退出医疗行业。”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纸笔,飞快地写下“军令状”三个字,然后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身份证号,还有承诺的条款。写完后,他把纸递到李建明面前,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但眼神却没有丝毫退缩。

李建明看着纸上工整的字迹,又看了看云辰通红却坚定的眼睛,沉默了片刻。他行医二十年,见过太多家属因为绝望而病急乱投医,但像云辰这样敢立军令状的,还是第一个。他心里有些动摇——毕竟患者己经被判定只有三个月寿命,就算让这小伙子试试,也不会有更坏的结果。但作为主任,他又不能轻易打破医院的规定。

“这样吧。”李建明叹了口气,接过军令状折好放进抽屉,“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必须在我的监督下进行,而且不能影响其他患者。每天只能进监护室治疗一次,每次不超过半小时,用药和施针都要记录在案。如果期间出现任何异常,立刻停止。”

“谢谢李主任!”云辰激动得差点鞠躬,他连忙把针灸包收好,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桶——里面是他凌晨三点起来熬的参芪药膳,用的是爷爷珍藏的老山参和三年生的黄芪,按照《云溪医经》里的比例,用砂锅慢炖了西个小时,汤汁浓稠,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当天下午三点,在李建明和两名护士的监督下,云辰穿上无菌服,走进了重症监护室。爷爷的手冰凉,指甲盖泛着青紫色,云辰握着爷爷的手,轻声说:“爷爷,我来了,您再坚持一下,咱们回家喝您最爱喝的小米粥。”

他打开针灸包,用酒精棉仔细擦拭银针,然后对照着脑海里“清心针法”的经络图,找到爷爷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是督脉的要穴,有开窍醒脑的功效。云辰深吸一口气,右手持针,快速刺入穴位,手法又快又准,没有丝毫犹豫。

李建明站在旁边,眉头紧锁地看着。他虽然不懂针灸,但也知道百会穴是危险穴位,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脑部神经。他刚想开口提醒,就看到云辰又拿起一根银针,对准风池穴刺了下去——风池穴在颈后枕骨下方,也是重要的穴位,负责疏风清热、醒脑开窍。

“你小心点,风池穴靠近延髓,不能深刺!”李建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

云辰没有回头,只是轻轻转动着银针,语气平静地说:“李主任放心,我用的是‘透穴法’,进针深度控制在0。8寸,不会伤到神经。”他的手指灵活地操控着银针,每隔几分钟就轻轻捻转一次,眼神专注得像在完成一件精密的艺术品。

施针结束后,云辰打开保温桶,用勺子舀出少量药膳汁,小心地喂到爷爷嘴边。刚开始,爷爷没有吞咽反应,汤汁顺着嘴角流了出来。云辰没有放弃,他用棉签蘸着药膳汁,轻轻擦拭爷爷的嘴唇和牙龈,一遍又一遍地尝试。

“别白费力气了,患者现在吞咽反射己经很弱了,喂进去也会呛到气管里。”护士小声提醒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