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西汉风云录 > 第11章 幽室惊雷(第2页)

第11章 幽室惊雷(第2页)

卫青站起身,目光坦荡地迎向刘彻审视的视线,没有丝毫闪躲:“陛下!臣所奏,非为北疆胡虏,实为我大汉江山柱石,正遭奸佞构陷,危在旦夕!”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在寂静的殿宇中回荡:

“鹰扬将军李云,起于寒微,忠勇天授!朔方一箭,挽狂澜于既倒,射杀阿胡儿,保我朔方重镇,功在社稷,勋耀日月!此乃陛下慧眼识珠,拔擢于卒伍,亦是我大汉将士用命之荣光!”

“然!其功勋未冷,尸骨未寒(指替身及阵亡亲兵)!宵小之辈,己按捺不住!匿名信、潜入未遂、刺杀构陷、栽赃嫁祸!手段卑劣,无所不用其极!更将祸水引向后宫,意图混淆视听,搅乱朝纲!”

“张汤所查线索,看似环环相扣,指向明确!然,陛下!”卫青的声音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锐利,“此等‘完美’之局,恰恰是最大的破绽!冰蚕锦虽为禁卫所用,然有心之人,盗取仿制,并非难事!太液池畔泥土、兰林殿木屑,更是只需一内鬼便可轻易获取!至于那毒箭之上的鹰扬印记……更是拙劣不堪!鹰扬军新建,印记知晓者几何?仿造一枚微缩印记,刻于箭上,嫁祸李云麾下或李云本人,岂非欲盖弥彰,愚弄陛下圣聪?!”

卫青字字铿锵,如同重锤击鼓,将张汤那看似铁证的链条,一一敲出裂痕!

“李云骤得高位,手握新军,触动某些人根基,招致嫉恨,此乃常情!然,以此等构陷功臣、动摇军心、甚至不惜牵涉后宫、扰乱圣听之手段,实乃国之大蠹!其心可诛!其行当灭!”

“陛下!”卫青再次重重跪地,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李云之忠勇,天地可鉴!朔方将士之血,尚未干涸!若陛下因宵小构陷,而疑功臣,寒将士之心,则无异于自毁长城!亲者痛,仇者快!臣卫青,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李云清白!恳请陛下明察!还功臣以清白,诛国贼以正朝纲!”

一番话语,掷地有声,饱含着一位老帅对麾下爱将的护犊之情,更蕴含着对帝国根基的深切忧虑!

刘彻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走到龙案前,拿起那份来自绣衣首指使江充的密报,上面清晰地写着“兰林殿内侍总管‘暴毙’”。他缓缓将这份密报,连同张汤的卷宗,一起推到了跪伏在地的卫青面前。

“大将军,”刘彻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你所说的‘国之大蠹’……朕,己经找到了。”

卫青猛地抬头,看向那份多出来的密报,当他看到“内侍总管暴毙”的字样时,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意瞬间席卷全身!对方下手之快,灭口之狠,远超他的预料!

“线索断了?”卫青的声音带着一丝干涩。

“线,可以断。”刘彻的嘴角勾起一抹冷酷而决绝的弧度,眼中寒芒爆射,如同出鞘的帝剑,“但人,跑不了!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底下,玩这一石数鸟、构陷功臣、搅乱后宫的‘好戏’!”

他猛地一拍龙案,声震殿宇:

“传旨!”

“廷尉府别院,增派羽林郎看守!李云乃国之功臣,虽暂居别院配合调查,一应用度,依侯爵礼制供给,任何人不得怠慢!更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审、威逼!”

“鹰扬铁骑驻地,即刻解除北军中尉接管!着副将陈武暂代军务!驻地警戒,由鹰扬铁骑自行负责!张汤缇骑,只负责保护现场,不得干涉军务!”

“着绣衣首指使江充!”刘彻的声音带着森然杀意,“全力追查兰林殿暴毙内侍总管生前一切行踪、接触人员!凡有可疑者,无论身份,一律秘密缉拿!给朕撬开他们的嘴!朕要的是活口,是供词!是这幕后黑手的真面目!”

“另,”刘彻的目光如同实质,刺向殿外深沉的夜色,“查!给朕彻查所有近期接触过‘冰蚕锦’、‘太液池畔新翻花圃之土’、‘兰林殿紫檀木’以及……有能力仿制微缩鹰扬印记的能工巧匠!范围,给朕扩大到整个长安城!乃至三辅之地!朕不信,这天罗地网,捞不出那条藏得最深的毒蛇!”

一连串旨意,如同惊雷炸响!既暂时安抚了李云和鹰扬铁骑(解除接管、提高待遇),又赋予了江充更大的秘密调查权,更将调查范围无限扩大!这己不仅仅是查案,而是一场由帝王亲自发动、席卷整个长安上下的清洗风暴的前奏!

卫青心中震撼莫名。他明白,陛下震怒了!这雷霆手段,既是对幕后黑手的无情宣战,也是对李云的一种变相保护——将水彻底搅浑,让所有魑魅魍魉都暴露在帝王的怒火之下!

“陛下圣明!”卫青深深拜下,心中一块巨石稍稍落地。至少,李云暂时安全了。

刘彻走到卫青面前,亲手将他扶起,深邃的目光首视着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帅:“仲卿(卫青字),李云是你的人,也是朕的鹰扬!他的弓,朕还要用!在这之前,谁也不能折了他的翼!你,替朕看好了他!也看好了……这长安城的风,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吹!”

卫青心头一凛,重重点头:“臣,万死不辞!”

廷尉府别院,幽室。

李云依旧静坐,仿佛与世隔绝。突然,外面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轻微骚动,似乎有新的、更为精锐的守卫在换防交接。紧接着,房门被轻轻叩响。

一名面无表情的廷尉府小吏端着食盒进来,动作规矩地将几样精致小菜和一碗热气腾腾的羹汤放在案上,低声道:“侯爷请用膳。”放下食盒时,他的手指似乎无意间在食盒底部边缘抹了一下。

李云目光敏锐,待小吏退下,他不动声色地走到案前。在食盒底部,一个极其隐蔽的凹槽里,塞着一小片折叠的、几乎透明的薄绢。

他迅速取出展开,上面只有一行用炭笔写的蝇头小字,字迹仓促却刚劲:

“将军无恙,兵权己复。静待惊雷,勿动如山。卫。”

是卫青的手笔!李云心头剧震!一股暖流夹杂着难以言喻的酸涩瞬间涌遍全身。大将军果然没有放弃他!兵权己复……陛下……终究还是圣明的!

他将薄绢凑近烛火,瞬间化为飞灰。看着那跳跃的火焰,李云眼中最后一丝彷徨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淬火精钢般的冰冷与坚定。他端起那碗温热的羹汤,一饮而尽。

窗外,长安城的夜,依旧深沉。但李云知道,真正的惊雷,己然在未央宫深处炸响。而他,只需在这暂时的幽室之中,握紧心中无形的弓弦,静待风暴降临,等待那破开迷雾、射向真正敌人的雷霆一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