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汉室风云录 > 第12章 无形之箭(第1页)

第12章 无形之箭(第1页)

廷尉府别院的幽室,成了风暴眼中短暂的寂静之地。卫青传来的密信如同定海神针,稳住了李云那颗因屈辱和愤怒而激荡的心。“兵权己复”、“静待惊雷”——八个字,重逾千钧,蕴含着来自帝王和大将军的双重意志。他知道,自己不再是孤立无援的囚徒,而是风暴中心一颗被严密守护、等待反击的棋子。

他盘膝静坐,不再焦虑于高墙外的风言风语,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对这场阴谋的推演。驿馆匿名信、未遂潜入、替身之死、指向宫中的物证、刻有军徽的毒箭、兰林殿暴毙的禁卫和内侍……线索纷繁复杂,如同乱麻。卫青点破了“完美”之局的破绽,那么,真正的破绽在哪里?是谁有如此能量,能调动禁卫物资(冰蚕锦)、潜入宫苑(太液池泥土)、触及宠妃居所(兰林殿木屑)、仿制军徽、精准设局刺杀并嫁祸,甚至能在第一时间杀人灭口(内侍总管)?

这绝非一人之力可为!必是一个盘根错节、能量巨大的势力网络!

李云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穿透幽室的黑暗,落在虚空中。他反复咀嚼着卫青的话:“触动某些人根基,招致嫉恨……”是那些世代簪缨、视军功为禁脔的勋贵?还是那些外戚,担心卫青之后再崛起一个不受掌控的寒门新贵,分薄他们的权柄?亦或是……两者皆有,甚至达成了某种暂时的默契?

他需要找到那个能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的“结”!

未央宫,绣衣首指署。

这里的气氛比廷尉府更加阴冷、肃杀。没有明晃晃的刀兵,没有森严的守卫,只有一个个如同影子般穿行于黑暗、沉默寡言的身影。绣衣首指使江充,正坐在一张巨大的、布满各种暗格和卷宗的黑檀木案后。他面容阴鸷,眼神如同毒蛇,手指正着一块刚从兰林殿暴毙内侍总管指甲缝里提取出的、极其微小的、染着暗褐色的皮屑——那是搏斗时从凶手身上抓下的!

“冰蚕锦…太液池土…兰林殿木屑…仿制鹰扬印记…”江充低声自语,声音嘶哑难听,“还有这皮屑…方向太多了,线索太杂了。陛下要的是活口,是供词,是幕后真面目…不是这些死物!”他眼中闪过一丝焦躁和狠厉。刘彻的旨意是雷霆,也是悬在他头顶的利剑。查不出真凶,他这个绣衣首指使的位置,也未必坐得稳!

“大人!”一个如同鬼魅般的绣衣使者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案前,单膝跪地,“查到了!那个仿制微缩鹰扬印记的工匠!”

江充精神一振:“说!”

“城西‘鬼手张’,长安地下最顶尖的微雕仿制匠人,尤擅各类军械、印信标记的仿造,几可乱真!此人行踪诡秘,但三日前,有人曾以重金,请其仿制一枚特殊的‘微缩鹰隼印记’,要求极其苛刻,尺寸、形态必须分毫不差,且要用特殊合金,能承受弩箭发射的冲击!”

“人呢?!”江充猛地站起身。

“属下找到其秘密作坊时…人己经死了!中毒,七窍流血!作坊被翻得一片狼藉,所有成品、半成品、工具都被毁掉或带走,只留下一些无法辨识的金属碎屑!”绣衣使者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甘,“但…我们在其尸体紧握的手心里,发现了一小片被揉烂的纸角,上面似乎有个模糊的墨迹…”

江充一把夺过那片染血的、几乎无法辨认的纸角,凑近烛火,眯起眼睛,用尽目力分辨。那似乎是一个字的一部分,像是一个“走之底”的起笔,又像是一个“点”……

“这能看出什么?!”江充烦躁地将纸片拍在案上。

“大人息怒!”另一名绣衣使者上前一步,低声道,“虽然‘鬼手张’这条线断了,但属下从另一条线追查‘冰蚕锦’的来源有了突破!宫中织造处记录显示,上月因‘保管不善’,曾遗失两匹‘冰蚕锦’下脚料。而负责保管的库吏,其妻弟……正是‘兰林殿’暴毙内侍总管手下的一名小黄门!那小黄门在事发后,便告假‘回乡探亲’,踪迹全无!”

库吏——小黄门——内侍总管!一条清晰的、指向兰林殿内部的内鬼链条!

江充眼中寒光大盛!似乎一切都指向了那位深得帝宠的李夫人!

廷尉府别院。

李云闭目凝神,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榻沿上划动,模拟着弓弦的震动。他在脑海中反复重现遇刺当夜的情景:刺客的身手、攻击的角度、遗留的痕迹、陈武的描述……尤其是那支淬毒的、刻着鹰扬印记的弩箭!

箭……仿制的印记……

一个极其细微、几乎被他忽略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火星,骤然点亮!

印记是仿制的,目的是栽赃。但仿制者追求的是“形似”,是为了在箭被发现时能“认出”是鹰扬军的东西。那么,在真正的战场上,在瞬息万变的生死搏杀中,谁会去留意箭杆末端那米粒大小、几乎无法辨认的印记?尤其是在夜间、混乱之中?

除非……这印记本身,就不是给战场上的人看的!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在“事后”被发现,成为嫁祸的铁证!它的“拙劣”和“刻意”,恰恰暴露了栽赃者的目的!

那么,谁能在“事后”第一时间、精准地“发现”这个微小的印记?并且有能力“处理”现场,让这个印记成为焦点?

答案呼之欲出——有能力主导调查方向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