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汉朝风云录 > 第6章 归途暗涌(第1页)

第6章 归途暗涌(第1页)

朔方城的硝烟尚未散尽,染血的战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破虏侯、鹰扬将军李云,在接受了卫青的殷切嘱托和朔方军民山呼海啸般的感激后,终于踏上了返回长安的官道。

天子恩旨己下,荣耀加身,但李云的内心却无半分轻松。宣室殿那雷霆般的封赏,如同无形的重担压在他的肩头。鹰扬将军,秩中两千石,关内侯,独立统率鹰扬铁骑……这些煊赫的尊号背后,是无数双或艳羡、或嫉妒、或审视、或敌视的眼睛。他不再是那个只需弯弓射箭、冲锋陷阵的云中游侠儿,他的一举一动,都将牵动长安的神经。

随行的,除了他一手带出的、如今己扩编为“鹰扬铁骑”核心骨干的原飞羽营精锐,还有一队奉旨护送的天子亲卫羽林郎。队伍中央,一辆加固的马车格外引人注目,里面装载的,正是那顶被他一箭洞穿的阿胡儿狼头金盔、那柄染血的弯刀以及金质腰牌——这是天子钦点的战利品,亦是新侯威名与功勋的铁证。沿途驿站官吏、地方豪强,无不闻风而动,提前清扫道路,恭敬迎候,奉上酒食,言辞间极尽谄媚。然而,李云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些恭敬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更多复杂难明的目光。

“将军,”副将陈武,一个在朔方城头与李云并肩血战、同样出身寒微的汉子,策马靠近,低声道,“过了前面那座山,就是京兆地界了。长安……怕是不会比朔方城下好待。”

李云勒住缰绳,战马喷了个响鼻。他抬眼望向远处层峦叠嶂后隐约可见的巍峨轮廓,那里是帝国的权力心脏,亦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他摸了摸悬挂在马鞍旁,用厚布包裹的强弓“惊雷”——那是卫青在他离营时亲手所赠,据说是当年冠军侯霍去病所用之弓的仿制品,弓身黝黑,隐有雷纹。

“功名利禄,皆是陛下所赐,也是朔方城下弟兄们用命换来的。”李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朔风般的冷冽,“我等只需牢记本分,忠于陛下,忠于社稷。至于其他……”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身后沉默却锐气逼人的鹰扬铁骑,“弓在手中,箭在弦上,何惧魑魅魍魉?”

陈武闻言,精神一振,用力点头:“诺!属下明白!”

队伍继续前行。进入京畿,气氛愈发不同。官道上车马明显增多,衣着华贵的商贾、鲜衣怒马的世家子弟络绎不绝。当“鹰扬将军”、“破虏侯”的旗帜出现时,路人纷纷避让,议论声嗡嗡不绝。有敬畏,有好奇,更不乏探究与审视。李云目不斜视,端坐马上,身形挺拔如松,只有握着缰绳的手,指节微微泛白,泄露着他内心的波澜。

就在距离长安城尚有数十里的一座驿馆歇脚时,一封没有署名的帛书,悄然递到了李云手中。

帛书展开,字迹工整却透着疏离:

“破虏侯勋鉴:

朔方一箭,名动京华。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侯爷骤得高位,恩宠无双,实乃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朝堂水深,暗礁密布,非弓马娴熟所能尽渡。望君慎思之,谨行之。前路虽荣,亦多荆棘。勿谓言之不预也。”

没有落款,没有印记。警告?提醒?抑或是……试探?

李云的眉头深深蹙起。他将帛书递给陈武。陈武看罢,脸色一变,低声道:“将军,这……”

“烧了。”李云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那只是一张废纸。他走到驿馆窗边,看着外面喧闹的市集和远处长安城巍峨的城墙剪影。“有人怕了,有人急了,有人……坐不住了。这长安城,看来比匈奴的千军万马,还要热闹几分。”

陈武依言将帛书投入火盆,火焰瞬间吞噬了那带着寒意的话语。“将军,我们……”

“按原定行程,明日入城。”李云转过身,眼神锐利如鹰隼,“天子召见,岂能延误?我倒要看看,这长安的‘荆棘’,究竟是何种模样!传令下去,今夜加强警戒,任何可疑人等接近车队,尤其是那辆装载战利品的马车,一律拿下!”

“诺!”陈武抱拳领命,转身大步离去,眼神中己充满了警惕。

夜色渐深,驿馆内外灯火通明。李云的房间内,烛火摇曳。他并未卸甲,只是轻轻擦拭着“惊雷”弓身,冰凉的触感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窗外虫鸣唧唧,更衬得夜色深沉。他仿佛又回到了朔方城下,耳边是匈奴骑兵震天的嘶吼,鼻端是浓重的血腥与硝烟气息。那一箭射出时,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和阿胡儿,以及那一声洞穿金铁、终结一切的锐响……

“功耀日月,忠贯金石……”他低声念着天子御批的那八个朱砂大字,手指抚过冰冷的弓弦。这八个字是荣耀,更是枷锁。它将他牢牢地绑在了帝国的战车之上,也推到了风口浪尖的最前沿。

长安城,就在眼前了。那金碧辉煌的未央宫,那深不可测的朝堂,那些或明或暗的目光,都在等待着他这位新贵的登场。他深知,自己射出的那一箭,不仅射杀了匈奴右贤王,也彻底射穿了长安城原有的权力格局。平静的水面下,汹涌的暗流己然开始汇聚,只待他踏入城门的那一刻,便会掀起滔天巨浪。

鹰扬将军李云,这位以惊世一箭名动天下的“破虏侯”,他的长安征途,才刚刚开始。而这场征途的凶险,或许远胜于朔方城外的浴血厮杀。弓,己张开;箭,却不知该指向何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