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记忆编码1至100 > 第4章 地脉网显迹与记录站初探(第1页)

第4章 地脉网显迹与记录站初探(第1页)

第西章地脉网显迹与记录站初探

营地的晨雾还没散,麦花的香气就飘满了整个空地——经过共鸣器激活,春麦长得格外精神,穗苞比之前鼓了一圈,麦秆也挺拔了不少,风一吹,麦浪晃出的绿波里,还泛着淡淡的地脉微光。老农夫背着喷雾器,在麦垄间喷洒“麦花营养液”——用麦麸、地脉泉水和沙棘汁熬的,雾状的液体落在麦花上,沾出细碎的小水珠:“地脉网稳了,麦苗长得快,得给它们补点营养,等扬花结束,穗子能更沉。”

小诺和念念蹲在田垄边,手里拿着麦秆和彩绳,正编“地脉信号挂饰”——把麦秆折成地脉符号的形状,用彩绳缠紧,再嵌上一小块地脉感应珠。“给雪叔的挂饰要加冰原符号,”念念对着图纸比量,“渔姐的加小鱼,阿岩的加沙棘,这样他们用挂饰测地脉时,信号会更准!”小诺则往每个挂饰里塞了片干麦花,“麦花能记着地脉的味道,挂饰就不会失灵啦!”

实验室里,苏芮盯着地脉网监测屏,突然指着屏幕边缘的一个光点:“这里有个新的稳定信号!在峡谷和冰原之间的荒原下,信号频率和共鸣器很像,但更弱,像是另一个旧地脉设施。”她调出老队长的日记,快速翻找:“你看!老队长提过‘地脉记录站’,说里面存着旧地球时期的地脉数据,能优化地脉网,位置大概就在这个光点附近!”

阿伯凑过来,用手指点了点屏幕:“记录站应该需要‘双脉钥匙’才能打开——冰原的寒脉钥匙和峡谷的沙脉钥匙,老队长当年去峡谷时,可能留了一把在阿岩那里。”林野立刻接通跨洲通讯,阿岩的脸很快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峡谷的沙棘林:“没错!我在老队长的旧工事里找到过一块刻着沙脉符号的金属片,一首没敢动,难道就是钥匙?”

“我们现在去荒原汇合!”林野刚说完,雪叔的通讯就切了进来,他手里举着块冰蓝色的金属片,上面刻着寒脉符号:“我在冰原遗址旁的冰缝里发现了这个,感应珠一靠近就亮,肯定是寒脉钥匙!我现在就往荒原飞,顺便带破冰设备!”渔姐也发来消息:“我们的巡逻舰刚好在荒原附近,我带潜水设备过去,万一记录站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能帮着排水!”

上午十点,各路人马陆续抵达荒原——这里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地面上隐约能看到旧地脉接口的痕迹。阿岩先拿出沙脉钥匙,金属片一落地,就朝着一个方向轻轻震动;雪叔的寒脉钥匙也跟着有了反应,两块钥匙慢慢靠近,在地面上拼出一个完整的地脉符号,符号周围的野草突然往两边倒,露出一个方形的金属入口!

“入口被土和碎石堵了!”赵柯用探测器扫了扫,“下面有五米深,碎石层很松,不能用炸药,得慢慢挖。”阿岩立刻掏出沙棘木铲:“沙棘木轻,挖碎石不会碰坏入口,我们峡谷的队员最会挖这种松土层!”雪叔的队员则拿出破冰镐,小心地敲碎入口边缘的硬土块,小诺和念念在旁边递水,还把编好的地脉挂饰挂在入口旁:“挂饰能聚地脉能量,挖的时候更顺利!”

苏芮在旁边调试地脉信号仪,屏幕上的信号越来越强:“记录站里的地脉能量很稳定,没有危险波动,里面应该保存得很好。”老农夫这时从飞船上搬下来个布包,里面是刚做好的“能量麦饼”:“大家先吃点垫垫,麦饼里加了地脉泉水,吃了有力气挖,也能防地下的寒气。”

下午两点,入口终于被清理干净——下面是个陡峭的台阶,台阶两侧的墙壁上刻着旧地脉符号,符号缝隙里长着淡淡的青苔,说明这里很久没人来过,但地脉能量一首没断。林野举着手电筒先走下去,台阶尽头是一扇金属门,门上有两个钥匙孔,正好对应沙脉和寒脉钥匙的形状。

阿岩和雪叔分别把钥匙插进孔里,轻轻一拧——“咔嗒”一声,金属门慢慢打开,里面飘出股干燥的土腥味,还夹杂着一丝纸张的气息。大家走进来,发现这是个不大的房间,房间中央放着一个圆形的记录台,台上摆着一台旧地脉记录仪,旁边还堆着几本泛黄的笔记。

“是老队长的笔记!”阿伯走过去,小心地拿起一本,封面上写着“地脉记录日志”,里面记满了旧地球时期的地脉数据,还有老队长画的地脉网草图,草图上标注的“优化点”,正好是现在地脉网的薄弱环节。苏芮打开记录仪,屏幕虽然有些暗,但还能显示数据:“这些数据能帮我们把地脉网的覆盖范围再扩大二十公里,各据点的信号会更稳!”

小诺和念念凑到记录台旁,发现台面上刻着个小小的麦穗图案:“老队长也喜欢麦子!”念念用手摸了摸图案,突然,图案旁边的一个小抽屉弹了出来,里面放着颗小小的麦种——麦种用蜡封着,上面贴着张小字条:“留给后来的守护者,种在记录站旁,让麦子陪着地脉。”

“我们把这颗麦种种在入口旁!”老农夫小心地收起麦种,“让它看着记录站,也看着我们守护地脉,明年麦收时,我们再来看看它长得怎么样。”大家都点点头,小诺还在麦种旁摆了个地脉挂饰:“挂饰会保护麦种,让它长得壮!”

傍晚,大家带着记录仪和笔记返回营地,荒原入口旁,那颗老队长留下的麦种己经被埋进土里,旁边插着个小木牌,写着“地脉与麦,共守家园”。通讯器里,各据点的同伴都在等着消息——南极队员说要帮着分析记录仪的数据,渔姐说要派巡逻舰定期去荒原巡逻,防止有人破坏记录站,阿岩则说要给入口搭个防护棚,用沙棘木做架子,耐用又防腐蚀。

回到营地时,麦田里的麦花己经开始凋谢,穗子慢慢鼓了起来,老农夫说这是“麦花谢,麦穗肥”的好兆头。大家围坐在麦田旁的篝火旁,苏芮正在整理记录仪的数据,阿伯翻着老队长的笔记,小诺和念念把从记录站带回来的青苔夹进纪念册,林野则在地图上标注记录站的位置,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麦穗。

“老队长当年肯定盼着我们能找到这里,”阿伯合起笔记,对着篝火轻声说,“他把地脉数据留下来,就是想让我们把地脉网织得更密,让地球更安全。”小诺托着下巴问:“那我们以后还会找到其他旧迹吗?比如老队长提到的‘地脉核心站’?”林野点点头,摸了摸她的头:“会的,只要我们跟着地脉的回响,跟着麦子的方向,肯定能找到更多秘密,也能把守护做得更好。”

夜色渐深,营地的灯光亮了起来,麦田里的地脉感应珠泛着淡绿的光,记录仪的屏幕还在闪烁,老队长的笔记放在篝火旁,封面的麦穗图案在火光里格外清晰。没有人知道下一个旧迹在哪里,但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们还像现在这样,跨洲并肩,心怀麦浪,就没有找不到的旧迹,没有织不密的地脉网,更没有守不住的家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