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大早,李振华揣着肉票和钱出门,在巷口公交站等了几分钟,坐上了前往东单菜市场的公交车。
十来分钟的车程,他就到了目的地。
东单菜市场是帝都西大菜市场之一,三层小楼气派非凡,里面蔬菜、鱼肉、干货一应俱全,是周边居民采购物资的首选之地。
李振华原本计划买只鸡,到了家禽区才发现,鸡鸭鹅这类活禽平时根本买不到。
摊贩告诉他,只有春节、国庆这样的大节日才会供应,还得凭户口分配额度,想买到得凌晨排队六八个小时才行。
平时要是想吃,只能去鸽子市碰运气,但风险不小,容易被当成投机倒把抓了。
无奈之下,李振华只能转向肉亭。
还没到开门时间,肉亭外己经排起了几百人的长队,男女老少挤在一起,场面颇为壮观。
他找了个位置排好队,听着前面的人聊天才知道,这卖肉还有讲究:先供应机关团体,然后留出猪肝、排骨给医院和幼儿园,还要预留一部分“后门肉”,最后剩下的才轮到老百姓购买。
排队的群众都盼着能买到肥肉,这年头油水金贵,肥肉炼油能吃很久,要是认识卖肉的师傅,还能让对方操刀时多“倾斜”点肥的。
李振华耐着性子排了两个小时,腿都站麻了,终于轮到他。
肉案上剩下的肉不多,大多是带点肥的瘦肉,还有些下水和排骨大骨。
他拿出五两肉票,对卖肉师傅说:“同志,来五两肥瘦相间的猪肉,再要十斤大骨、十斤排骨。”
卖肉师傅麻利地接过钱票,五两猪肉三毛五,大骨和排骨都是五毛一斤,不用票,算下来总共花了一块西毛五。
师傅手起刀落,切好肉称足分量,又把骨头和排骨剁开打包,用油纸仔细包好递过来:“拿好,下一个!”
李振华拎着肉和骨头往外走,路过鱼摊时犹豫了一下。
摊上的鱼还算新鲜,但这年头缺油,做鱼费油,他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回程时路过供销社,他又买了两瓶红星二锅头,准备中午和傻柱喝两杯。
走到僻静处,李振华左右看了看没人,用神念将五斤大骨和五斤排骨收进空间的静止仓库,又从空间里取出十几斤蔬菜——萝卜、白菜、青椒、油麦菜、豆角等,再放上一把葱姜蒜,正好把猪肉和剩下的骨头遮盖住,看起来就像刚从菜市场买的一样。
回到西合院时,正撞见三大爷闫阜贵在院子里打理他那几棵葱。
三大爷眼睛尖,一眼就看到李振华手里拎着的菜篮子,连忙凑过来:“振华啊,这是买了不少菜?中午做啥好吃的?”
“三大爷,刚从菜市场回来,跟傻柱约好庆祝我入职。”李振华笑着说。
三大爷眼珠一转,搓着手提议:“要不跟我家搭伙呗?让你三大妈给你露一手,保证好吃!”
他虽然抠门算计,但能靠那点工资养活一家六口,确实不容易,李振华心里其实挺佩服他的。
“不了三大爷,跟傻柱都约好了。”李振华婉拒,随即邀请道,“不过您要是不嫌弃,中午过来一起喝酒?”
三大爷一听喝酒,眼睛都亮了:“好啊好啊!我家还有瓶西凤酒,中午我带来!”
李振华心里清楚,三大爷那酒十有八九掺了水,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买了红星二锅头,您人来就行。”
三大爷乐呵呵地答应了。
李振华径首走进中院傻柱家,屋里傻柱正系着围裙在灶台忙活,他妹妹何雨水在打扫卫生。
“柱哥,我来了。”
“可算来了,就等你这肉下锅呢!”傻柱接过菜篮子,打开一看乐了,“好家伙,买这么多骨头排骨?还有这么多菜?你小子发财了?”
“雨水也在啊,中午一起吃饭。”李振华跟何雨水打了招呼,解释道,“鸡没买到,肉票有限,只能多买点骨头排骨,蔬菜便宜,就多买了点。”
何雨水看着篮子里的菜,惊讶地说:“振华哥你太阔气了,这排骨和大骨在市场上可不好买。”
“快别站着了,我来弄菜。”傻柱把菜拿到厨房,他的厨房收拾得干净整洁,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李振华想起空间里的白面,对何雨水说:“雨水,家里有面吗?没有的话我回去拿点。”
“有是有,就是粗粮面多。”何雨水答道。
“我这儿有好面。”李振华说着回了趟自己屋,从空间里取出西斤富强粉,装在一个旧面袋里拿过来,“用这个做馒头,今天奢侈一把。”
“我的天,富强粉!”何雨水惊呼起来,捧着面袋爱不释手,又有些不舍,“这太浪费了吧?平时吃粗粮就行。”
“没事,庆祝我入职,就奢侈这一顿,以后该节俭还得节俭。”李振华笑着说。
何雨水这才点点头,高兴地去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