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站在文学院那栋爬满常青藤的古朴小楼前。
内心充满了悲壮。
OS: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为了躲避“HelloWorld”的公开处刑,我主动跳进了沈墨阿姨的“学术陷阱”。
他深吸一口气,视死如归地推开挂着“数字人文项目组”牌子的木门。
一股旧书卷和咖啡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房间很大,堆满了线装书和打开的古籍扫描件。
几个研究生模样的学长学姐正围在电脑前,眉头紧锁,唉声叹气。
沈墨阿姨一眼就看到了他,眼睛瞬间亮了。
“小默!你终于来了!”她热情地迎上来,仿佛迎接救世主。
OS:我只是来避难的……请不要用这种看希望之星的眼神看我。
“沈老师。”陈默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来……帮忙整理文献。”
他特意强调了“整理”两个字,希望工作内容仅限于体力劳动。
“太好了!”沈墨首接把他拉到一台电脑前,“我们正遇到技术难题呢!”
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古籍文字扫描图片。
一个研究生学长苦恼地解释:
“我们在做OCR(光学字符识别),把这些古籍图片转换成可编辑的文本。”
“但古籍字体不规则,还有污渍、破损,识别错误率太高了!”
“我们几个校对了一整天,眼睛都快瞎了,才校对了不到五十页。”
他指着旁边堆积如山的待处理文件夹。
“按这个速度,光是数据录入和初步校对,没两个月根本完不成。”
陈默看着那原始的校对方式——人工比对图片和文本,手动修改错误。
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OS:我的天……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人工做这种重复性劳动?有这时间躺平不好吗?看着都替他们累。
他的目光扫过那套笨重的OCR软件和杂乱的工作流程。
前世管理科技公司时,这种问题他手下随便一个工程师都能优化。
纯粹是职业习惯,他的大脑几乎瞬间就勾勒出了几个优化方案。
但他立刻强行掐灭了这个念头。
OS:不关我事!不关我事!我是来摸鱼的,不是来当技术顾问的!低调!躺平!
他点点头,表示了解。
然后拉开一把椅子,准备象征性地开始“人工校对”。
沈墨阿姨却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