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末世重生军人类 > 第4章 山雨欲来(第1页)

第4章 山雨欲来(第1页)

陆沉提交的最终版陨石雨落点预测报告,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最高统帅部激起了千层浪。

报告内容详实得令人心惊。不仅精确标注了主要坠落带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经济圈,还细化到了重点城市可能遭受冲击的预估时间窗口和陨石体量分布模型。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报告后附了一份简短的“初期爆发风险评估”,依据人口密度、交通枢纽、重要基础设施分布等因素,列出了首批需要重点布防和准备疏散的城市名单。

这份名单的准确性,仿佛撰写者亲眼见过未来的灾难图景。

代号“烛龙”的应急预案,从最高层迅速下达,等级被提升至“准战争状态”。一道道加密电波穿越夜空,飞向七大军区及各省级行政区。表面上,社会秩序依旧,新闻里播放着寻常的夏日晚间节目,但无形的巨轮己经开始转向。

东部战区司令部,地下指挥中心。

这里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沙盘上,代表部队番号、物资集散地、预设防线的光点不断闪烁、移动。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各级指挥员简洁有力的汇报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高压氧舱般的紧张感。

赵毅作为应急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忙得脚不沾地。他刚刚协调完首批三个主力集团军的战备升级命令,又要盯着技术部门对陆沉和陈涛搞出来的声波武器样机进行紧急测试。

“老赵!”一个洪亮的声音喊住了他。是战区副参谋长,主管作战的李振邦中将。他指着沙盘上几个重点标注的区域,“根据‘烛龙’预案和陆沉提供的名单,我们初步拟定了重点布防区域。但兵力捉襟见肘啊!尤其是技术兵器,你说的那种声波武器,什么时候能装备部队?哪怕一个连也好!”

赵毅抹了把脸上的汗:“老首长,研究所那边己经在连轴转了,第一台车载式大功率样机刚下线,正在靶场做效果验证。单兵便携式的还在优化电池续航。最快……也要陨石雨之后才能小批量试产。”

李振邦眉头紧锁:“远水解不了近渴!告诉研究所,我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48小时内,我要看到至少十套能响能用的玩意儿!哪怕效果打折扣,也得先撑撑门面!”

“是!我亲自去催!”赵毅应下,心里却沉甸甸的。他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在这时,他的保密通讯器响了,是陆沉。

“赵主任,我需要见您。关于……可能存在的‘次级传播风险’。”陆沉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异常冷静,但赵毅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

次级传播风险?赵毅心头一凛。难道除了首接接触陨石和被寄生者,还有别的传染途径?

他立刻赶回情报处大楼底层的工作室。

陆沉正站在白板前,上面画着复杂的传播链示意图。陈涛不在,室内只有陆沉一人。

“什么次级传播风险?”赵毅开门见山。

陆沉转过身,眼神锐利:“我们之前的关注点,主要在陨石首接坠落区和被寄生个体。但我忽略了一种可能性——水源和食物链污染。”

“水源?”赵毅一愣。

“硅基寄生体的‘孢子’,或者说休眠体,可能具备在液态环境中短期存活的特性。”陆沉用笔点着白板上的一个节点,“如果陨石坠入大型水库、河流,或者寄生兽的残骸、分泌物污染了水源地、农田……那么传播范围将呈指数级扩大,防不胜防。”

这个推测合情合理,瞬间让赵毅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成真,意味着即便军队守住了要点,后方也可能因为基础生存资源的污染而陷入混乱和崩溃!

“你有证据?”赵毅的声音有些干涩。

“没有首接证据。”陆沉摇头,“这是基于它们生物特性的逻辑推演。但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建议立刻启动对主要水源地、大型粮库的加密监测和预备隔离方案。同时,储备净水设备、罐头食品等应急物资的优先级,需要提到最高。”

赵毅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陆沉的思维缜密得可怕,总能想到别人忽略的致命细节。这个风险,确实存在,而且后果不堪设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