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岩屋城,我的身份己经从普通与力升级为手握实权的足轻大将。城代大人对我的态度那叫一个客气,几乎快平起平坐了。手下的士兵们更是觉得脸上有光,训练起来格外卖力。
我没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反而更清醒了。隆信主公和锅岛大人的提醒还在耳边响,有马家的威胁像把剑悬在头上,龙造寺家内部的暗流也得小心。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把岩屋城经营成铁板一块,练出一支真正忠于我自己、又能打硬仗的队伍。
我首先对城防来了个全面升级,修箭楼,挖壕沟,囤积更多的滚木礌石。同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军队建设上。
练兵场上,喊杀声震天。我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将近五百号人(包括原来的兵和新补充的),心里琢磨,这帮人可是我在这个乱世安身立命的根本啊。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队列训练枯燥,协同作战麻烦!”我拿着个铁皮喇叭喊话,这玩意儿是我让工匠鼓捣出来的,扩音效果还行,“但我告诉你们,在战场上,个人勇武重要,但一支令行禁止、指哪打哪的军队,才能无坚不摧,才能让你们在玩命的时候活下来!”
我结合现代军训方法和战国实际情况,搞了一套更系统的训练。除了传统的武艺和体能,我特别强调纪律和配合。甚至偷偷借鉴了戚继光爷爷的“鸳鸯阵”理念,设计了适合小规模战斗的简易枪盾配合战术,还有针对铁炮队的三段击演练(虽然我现在手头铁炮还少得可怜)。
训练是往死里练,奖惩也极其分明。练得好的,赏钱、加餐、甚至提前升职;偷懒耍滑、不听命令的,鞭子、饿饭、甚至滚蛋,绝不客气。我还搞了个“教导队”,从士兵里挑有潜力、又忠心的骨干重点培养,让他们当基层军官,贯彻我的意图。
另外,我超级重视情报和侦察。把小吉提拔成斥候队长,给他最大权限,不光负责边境巡逻,还派他到处溜达,收集有马家、大友家,甚至更远的岛津家的各种消息。同时,我也开始利用岩屋城作为边境贸易点的便利,悄悄发展自己的经济渠道,用部分赏赐和“合法”收入,暗地里向路过的商人买好铁料、火药,甚至聘请些落魄工匠,为以后技术升级做准备。
日子在紧张有序的备战中一天天过去。岩屋城的军容士气肉眼可见地往上蹿,渐渐显露出和周边其他龙造寺部队不一样的精悍气质。
期间,高桥统虎兄弟又来找我玩。看到岩屋城的变化和我手下军队的训练,这位未来的“西国无双”也惊了。
“秀宗兄,你这练兵方法,闻所未闻,但看这阵势,确实有独到之处!”统虎由衷赞叹,“这么练下去,这支军队迟早成精锐!”
我笑着拉他切磋指点,两人在武艺和兵法上互相交流,关系更铁了。从统虎那儿,我也知道了更多大友家内部和立花山城的情况。立花道雪老爷子对我的评价好像很高,甚至跟统虎他爹高桥绍运通信时都提了我。而统虎和立花訚千代的婚事,好像因为我这次成功调解了立花家的危机,让老爷子对和高桥家联姻的顾虑少了点,出现了新转机。
这些都让我觉得挺欣慰,我的努力没白费,正在慢慢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平静的练兵日子没持续多久。一个月后,一份加急军报打破了岩屋城的宁静:大友宗麟亲率两万大军,又打过来了!兵锋首指佐嘉城!龙造寺家发布了总动员令,要求所有边境城池加强戒备,并抽调兵力支援本城!
战争的乌云,又一次笼罩在九州上空。龙造寺家面临着自立家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我接到的命令是:固守岩屋城,警惕大友家偏师骚扰,同时做好随时支援主战场的准备。
看着地图上敌我双方那悬殊的兵力对比,我眉头拧成了疙瘩。固守待援虽然稳妥,但作为知道点历史走向的人,我清楚龙造寺家最后能扛过去,靠的绝不只是死守。历史上,好像又是一次出奇制胜的“今山奇谋”扭转了局面。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我脑子里冒出来:我能不能主动出击,不再只当个边境守将,而是成为影响战局的关键棋子?风险巨大,但回报也啊。我把小吉叫来,下了新命令:
“多派斥候,不惜代价,摸清大友军主力的具体动向、后勤补给线在哪儿!我要知道,他们最脆弱的地方在哪儿!”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我知道,更大的风暴要来了,而我,己经决定要在这风暴里,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