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综第一美人只求速死 > 第六百零五章 稳妥行事(第2页)

第六百零五章 稳妥行事(第2页)

“那杨帆现在何处?可是已随沐朝弼去了昆明,或是急着赶回杭州?”

董威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

“这正是下官觉得蹊跷之处。据沿途关卡和江上舟船查访,杨帆并未前往昆明,也未走官道急返杭州。

他与其舍人徐渭,自离开安顺后,便乘一叶扁舟,沿长江而下,一路……一路似乎都在游山玩水,访古探幽,行程极为缓慢悠闲,完全不似有要事在身的样子。”

“游山玩水?”

严嵩喃喃重复了一句,先前心中的种种疑惑仿佛瞬间被一条线串了起来。

陛下突然让太子监国、让自己领政三年的旨意。杨帆在取得如此重大突破后的反常悠闲。还有那份语焉不详的圣旨中“以期天下焕然一新”的措辞……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了悟。

“老夫明白了!杨帆这是……急流勇退!

他恐怕是已经意识到,变法深入下去,将触及根本,阻力之大已非他一人能扛,甚至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他选择了暂避锋芒,以退为进!”

“而陛下的监国诏书……”严嵩看向众人,语气肯定。

“恐怕正是对杨帆某种秘奏的回应!杨帆必然向陛下陈述了极深层次的见解,甚至可能涉及……涉及废除宰相、重塑朝纲这等惊天动地之事!

陛下或许被说动,或许感到震惊,或许也觉得棘手难办,故而采取了这等折中之策。

既让太子提前熟悉政务,让老夫稳住局面,又默许了杨帆的暂时退隐,给予双方缓冲和观察的时间!”

严世藩、罗龙文等人听得目瞪口呆。

如果真是这样,那杨帆所图之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他所谈论的,已不再是简单的清丈田亩、整顿漕运,而是直指太祖皇帝立国之初便定下的根本制度!

这与太祖强化皇权、废中书省、权分六部的精神隐隐相合,却又在某种程度上走得更远!

一股寒意从众人心底升起。

钤山堂内的气氛依旧凝重。罗龙文沉吟片刻,打破了沉默,提出了一个新的猜测。

“阁老,东楼兄,诸位,在下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杨帆此番与沐朝弼密谈,内容涉及深远,甚至提及太祖旧制。

他……他会不会一时失言,或者为了说服沐朝弼,擅自谈论了……谈论了皇太孙之事?此事关乎皇家秘辛,乃陛下大忌!若果真如此,即便他立下大功,也难免引起陛下猜疑。

他选择急流勇退,游山玩水,或许并非全因变法阻力,而是……而是察觉到了圣心不悦,故而知难而退,以求自保?”

这番话让众人眼睛一亮。

严世藩立刻表示认同。

“龙文兄此言大有道理!自古臣子掺和天家事务,尤其是此等敏感旧事,绝无好下场。杨帆再得圣眷,触碰此线,也必遭厌弃。

陛下没有直接斥责,反而下此监国诏书,或许已是念其功劳,格外开恩了。”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个推测合情合理,很好地解释了杨帆为何在形势看似大好的情况下突然选择退隐。

也解释了陛下诏书中那略显含糊的态度——既未否定变法,又将后续事宜交给了张居正,似乎是一种冷处理。

严世藩越想越觉得可能,补充道。

“陛下没有否定变法,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平缅之战的大胜和西南局势的初步稳定,认为变法确有成效。

但杨帆触及禁忌,不得不将其暂且搁置,让张居正这个更稳重、更懂规矩的人来继续推行,这也符合陛下历来的用人之道。”

众人回忆起沐朝弼在平缅之战中的出色指挥以及战后主动提出由张居正主持云贵变法的建议,都觉得这确实能让皇上感到高兴,且更容易为天下臣工所接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