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第一周。
国家集训队的日子,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精准而高速地运转着,容不得半分喘息。
清晨六点,尖锐的哨声便准时划破勺园宿舍楼的宁静。
所有队员必须在二十分钟内洗漱完毕,到操场集合晨练——不是普通的跑步,而是夹杂着反应力、注意力训练的小游戏,旨在唤醒他们沉睡的大脑。
早餐后,紧锣密鼓的日程便正式开始。
上午通常是西小时的高强度讲座。授课的不再是冬令营时那些温和的教授,而是国家队的资深教练,风格凌厉,语速极快,内容密度极大。
他们讲授的不是基础知识,而是最前沿的解题技巧、思维方法,甚至是他们自己研究多年的“独门秘籍”。
信息量如同洪水般倾泻而下,稍微走神一秒,可能就跟不上节奏。
【叮!宿主专注聆听高阶数学讲座,理解深度提升,科学点+5】
【叮!宿主掌握一种新型组合构造技巧,科学点+3】
苏白【智力13】的优势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不仅能跟上教练的思维,甚至能进行超前思考和质疑,偶尔提出的问题能让教练都停顿思考片刻,然后投来赞赏的目光。
下午是三个小时的限时测试。
每天一套超高难度的模拟卷,题量或许不多,但每一道都刁钻古怪,极尽思维之能事,旨在压榨出每个人的极限。
教室里的气氛压抑得可怕,只能听到笔尖疯狂划纸和偶尔压抑的叹息声。
晚自习并非自由活动,而是小组讨论和试题讲解。
教练会公布下午测试的答案和思路,often会有多种解法。
队员们需要消化吸收,并针对自己的错题进行复盘。
often还会布置需要团队协作研究的开放性课题。
2002年7月18日,第一次淘汰测试后
第一次周测成绩公布,气氛骤然紧张。
虽然知道淘汰不可避免,但当看到真的有熟悉的名字后面标注着“离队”时,一种兔死狐悲的凝重感还是弥漫开来。
苏白的名字高居榜首,分数再次一骑绝尘。
陈浩紧随其后,排在第三。
张伟排在第五。
李清则排在中上游,险险过关,小姑娘看到排名后明显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
“变态……”
陈浩看着苏白那高出自己十分的成绩,忍不住低声嘟囔,但眼神中的战意更浓。
张伟看着成绩单,沉默了片刻,回到座位后刷题的动作更加拼命。
晚餐时,气氛明显沉闷了一些。
离开的队员己经收拾行李悄然离开。
“这才第一周……”
李清小声说,脸上带着一丝后怕。
“接下来只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