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艺术节的氛围随着日期的临近而愈发浓烈。
海报贴满了公告栏,课余时间,走廊里、操场上时常能看到排练节目的人群,歌声、乐器声、朗诵声此起彼伏,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欢快而紧张的期待感。
周西下午,是艺术节节目第一次集中彩排的日子。
所有参演人员都被要求到学校大礼堂走场、试音、熟悉流程。
苏白和陈雪带着各自的乐器来到礼堂。后台早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穿着各式演出服的同学穿梭往来,有练习舞蹈的、有对台词的小品演员、有调试乐器的乐队成员,负责灯光音响的学生干部忙着调试设备,老师在一旁协调指挥,一片繁忙景象。
“人真多啊!”
陈雪抱着琴盒,有些紧张地环顾西周。
“嗯,熟悉一下场地和流程也好。”
苏白相对平静,他调整了一下钢琴凳的高度,试了试几个音,感受着礼堂钢琴的音色和触感,与音乐社的钢琴略有不同。
他们被安排在中间偏后的顺序上场。
等待的时间里,他们坐在后台的角落,看着其他节目的彩排。
有充满活力的现代舞,有诙谐幽默的相声,有深情款款的独唱,也有气势磅礴的集体朗诵。
虽然只是彩排,但同学们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节目质量颇高。
“你看那个古典舞,动作好优美。”
陈雪小声对苏白说,眼神里带着欣赏。
“嗯,编排得很用心。”
苏白点点头,他的目光则更多停留在舞台的灯光效果和音响传播上,下意识地分析着声波在不同位置的可能反射情况,这得益于他近期对物理波的深入学习。
轮到他们上场时,舞台灯光打亮,将两人笼罩在光圈内。
台下坐着几位负责审核的老师和其他等待彩排的同学。
面对空荡荡的观众席,陈雪深吸了一口气,看向苏白。
苏白对她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轻轻点了点头,手指沉稳地落在琴键上。
前奏响起,钢琴清澈的音符如同涓涓细流,铺垫出莫扎特音乐特有的典雅氛围。陈雪的小提琴声适时加入,悠扬婉转,与钢琴声水融。
他们沉浸在音乐中,忘记了这是彩排,仿佛置身于一场小型的室内音乐会。
苏白的演奏沉稳而富有支撑力,不仅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伴奏部分,更在细微处通过力度和节奏的微妙变化,烘托着主旋律的情绪起伏。
陈雪的演奏也比平时更加投入,音色纯净,情感。
两人的默契在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音乐流畅而动人。
一曲终了,台下传来了几声自发的掌声。负责音乐的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莫扎特的作品很难把握风格,你们俩的配合和音乐表现力都不错!
就是小提琴同学再放松一点,舞台表现可以再大胆些。钢琴部分很稳,继续保持。”
得到肯定,陈雪开心地看了苏白一眼,脸颊因兴奋而泛红。
苏白也微微一笑,感觉这次合奏比以往任何一次练习都要完整。
彩排结束后,两人一边收拾乐器,一边讨论着刚才的表现。
“老师说我有点紧张,你感觉出来了吗?”陈雪问。
“有一点,不过不影响整体。多上台几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