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酂侯,韩侍中在后面。。。。。。”小黄门低头应答后转身就匆匆跑远。
话音未落,就见韩嫣疾步而来。韩嫣看到萧非拱手行礼,快步进入石渠阁。
未时再入值,萧非发现阁内只有韩嫣,凑过去,“陛下呢?”
韩嫣偷指,“还在与大理信商量事。”
过了半个时辰,大理信从阁内走出手上捧着个圣旨,冲萧非施了一礼,躬身退出石渠阁。
太阳下山,萧非才走出宫门。家丞好像在宫门外等候多时,冻得首跺脚。
看到萧非出来,“君侯!”家丞小跑着过来搀扶萧非上车,“今日下午,朝廷发了旨意,复大理为廷尉。。。。。。”
“哦?我说怎么大理信今日,不廷尉信今日怎么在宫中来去匆匆,走到时候还捧着圣旨。”萧非一边上车,一边回复家丞。
“跟着廷尉就。。。。。。”家丞还想再说今天打听到的情况。
“回府再说。”萧非冲着家丞摇摇头。
回府的路上,萧非掀开车窗帘。暮色中的长安街道异常冷清,连平日最热闹的酒肆都早早关了门。
回到府中,萧非端起汤碗喝了口热汤,坐在案前,等候晚膳的其它食物,“家丞将你打听到的详细说说。”
“好的,君侯!”家丞绘声绘色讲述打听到的情况,“今日大理复为廷尉后,跟着就放出风声,说要启动禁奸止邪行动,整治长安城内岁末治安,不过很多人都说又是雷声大雨点小。”
“别的消息还有吗?”萧非将汤碗放下,心想:“这不就是西汉版严打吗?”
“没有了。”家丞的话音落下,侍女们开始上菜。
“行,还有别的消息记得马上告诉我,我在陛下身旁也不是什么消息都能知道。”萧非吃着案几上的食物,心想:“我就提了话茬,就引起这么大的动作吗?不过大理更名廷尉,估计会有大动作。”
三日后,萧非站在温室殿内装柱子,手放在袖中,用手炉取暖。心中正在想那日献上的太学之议,后面却如石沉大海,刘彻在朝会上只字未提。
萧非想的正出神,忽听殿内传来刘彻声音:“萧非,酂侯!”
萧非连忙回过神来看向刘彻。
“这几日总看你手里捧着一物,是何物?”刘彻看他的眼神有些好奇。
萧非一惊,连忙趋步来到刘彻身旁:“回陛下,是臣自制的手炉。”
刘彻伸出手。
萧非将手炉从袖中取出,双手呈给刘彻。
刘彻把玩片刻,感受一番手炉的暖意,将盖子打开往里面看了一眼,“这小东西倒是精巧。你的巧思倒是接连不断啊!太皇太后近日畏寒,你把这个送去长乐宫。”
刘彻手炉递还萧非。
萧非双手接过,“这。。。。。。”萧非有些迟疑道,“此物臣己用了些时日,己有些旧意,献给太皇太后,那还不如让少府新制一个。另外。。。。。。”萧非偷偷看了眼刘彻神色,“若太皇太后怕冷,还可筑火炕。”
“火炕?”刘彻挑眉。
萧非连忙解释:“一种取暖之法,以砖石砌床,中空通热,人睡在上面异常暖和,臣家里就做了一个。”
“行,那这事就由你负责了。”刘彻不等萧非继续介绍,挥手示意萧非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