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抛夫弃子之后男主带子追来 > 6570(第2页)

6570(第2页)

有人嗤笑:“小姑娘家家的,看这么多话本子,都学坏了!”可也只是敢随意说说而已。

谁人不知,这年仅十四岁的小姑娘,是县令大人膝下唯一的嫡女,她上头有三位嫡亲的哥哥。

县令夫妻老来得女,把小女儿宠得不谙世事,娇憨可爱,总是说出一些天真又孩子气般的话。

这位小姑娘,有一个全县都知晓的爱好:喜看话本子,书铺每每新出话本子,她总是第一个带着丫鬟去买。不爱出门参加宴会,不爱侍弄女红,也不爱与父母看好的有门第有前途的子弟相处。

好似在这小孩儿心里,画本子是天下第一等重要事。没了话本子,她就活不下去似的。

另外一件令人诟病之事,就是这县令小女儿,跟梁东家十分相熟。梁东家,糖县何人不知,何人不晓?!那可真真是糖县风云一般的人物!

分明一个娇憨可爱,眼神如澄白的云朵不曾沾染世间污秽;一个野蛮粗鲁,那麻利的手法不知切过多少男人的下三路。

这样性格天壤之别的两个人,居然能处到一块儿,而且关系十分之要好,简直不可思议!

大家伙儿生怕这小姑娘被梁悍妇带坏了,也许“恨屋及乌”的缘故,现下看到这小娘子,路上大老爷们生怕她跟梁东家学了那一招。

谁敢凑近招惹?根本不敢!

县令大人一直在大大小小事情上护着那梁东家,又有人猜测:可能这梁东家,约是县令大人的远房表亲。

两个小姑娘带着血缘关系,这就说得通了。

大晋朝男女大防并不严重,特别在南州这等南蛮之地,身为闺阁女子,也可出现在类似茶楼酒楼这些公共场合,不会有人说她抛头露脸,会传姑娘家闲话。

故而,小姑娘出现在茶楼并不奇怪。

徐音听到茶楼内响起反对议论她的声音,愤然起身,恨恨道:“不跟你们这些莽夫一般见识,你们见识浅,怎知道话本子之事不是真的呢?”

她带着小侍女离去,路过李怀周旁边时,看到这小孩儿穿着松江棉飞花布织成的圆领小袍,小袍呈浅褐色,上面纹着万寿纹花样。

这小孩儿头发用冠带定住,睫毛又卷又长,脸上虽带着些婴儿肥,却不难看出这小郎君日后,将长怎样一副俊郎容颜。

真真像观音坐下的小仙童。

徐音对美丽的事物天生带着亲近之心,如今乍然见这小郎君,倒忍不住停驻脚步,往小郎君方向走过去。

这时,突然听到守在他身边的冷脸侍卫,“唰”一声拔出大刀。

徐音明白了,这小郎君多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出门在外时时有侍卫伴随左右,方才自己突然靠近,估计侍卫把她当成心怀歹意之人了。

她讪笑,摆手道:“抱歉,是我失礼,看到小郎君面如冠玉,十分喜爱,便情不自禁驻足不前,实在抱歉!”

李怀周也同样在审视来人,对身边侍卫道:“无妨”。左右护卫立即将刀放下了。

徐音又暗自仔细打量了下这小郎君,她虽身处南蛮,可到底是县令之女,平时也算见过不少好东西。

瞬间认出这四五岁小娃娃身上的松江棉飞花布,这松江棉制成的道袍、直缀是无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常穿的袍子。

这松江布也分贵和便宜两种,便宜的叫阔白布,是平民能穿的起的料子,大多几十钱一匹。

贵的是飞花布,这布针线细密,工艺更精,动辄二三十两银子才能买一匹。

要知道,她爹爹是一县之县令,月俸不过二十两。若要买一匹松江飞花布,就得她们家省吃俭用攒下。

可面前这小郎君儿,不仅穿着矜贵,连脖子上的金锁都是她没见过的。

那金锁与她小侄子脖颈上的不同,小侄子百天时,娘亲送了他一把小银锁。

只是一个简单的项圈,下面垂着几个小铃铛。侄儿稍微动动,那铃铛就叮叮作响。

那把银锁价格昂贵,还是娘亲用当初的嫁妆钱请人打造的。

可这眉清目秀的小男娃儿,脖子上戴的是金锁,下坠一个玉如意,上面镂刻着祈福符文,还有喜鹊、蝙蝠等吉祥图案。

再往那玉坠儿看,上面带着四个隶书:福寿绵长。

那小孩儿通身尊贵气派,隐约还有股自上而下的睥睨之势,让徐音不由暗暗心惊。心道这恐怕是哪家的富贵小郎君。

当徐音看对方时,小郎君也睁着滴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他。他眼珠子很黑,皮肤白皙中带着粉红,那探究的眼神,与印象中一个人很像。

对,这小郎君看人的眼神,与章娘十分相像。

徐音不知章娘来历,章娘也不愿意说,只道夫君得痨病死了后,她被族人欺负,不得已逃下南州。

徐音不信,若章娘当真像她说的这般可怜,无依无靠,为何阿爹会处处维护她?徐音了解自己父亲,虽然性格和善,但绝不会莫名其妙帮助一个人,还是一个寡居的孀妇。

这其中,只有一种可能,章娘身份比她想象的尊贵。章娘背后站着的人,是阿爹这辈子都惹不起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