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无相子公司 > 第34章 幽冥寻踪(第1页)

第34章 幽冥寻踪(第1页)

阴影是我与生俱来的领域,混沌是我赖以生存的凭依。携着那株根系与我魂体相连的桃枝,我(无相子)的灰芒之躯与地表的阴影完美融合,如同墨滴融入深水,悄无声息地远离了五行山那片被各方势力紧盯的是非之地。

混沌道法全力运转,模拟着沿途每一寸土地的能量波动——焦土的干燥、岩石的冷硬、草木的枯萎,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虚无,连那些追逐悟空而去的、明里暗里的神识都未能察觉分毫。

我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幽冥地府。

那缕与劫走金蝉子魂魄碎片的力量同源、却更古老、更贴近混沌本源的波动,是当前最明确的线索。它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方向,也与我体内那亘古存在的残留气息产生着微弱却持续的连接。那里,或许藏着“巡天阁”的蛛丝马迹,或许能揭开那被如来镇压的“业障”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可能找到打破宿命的关键。

穿越阳间与阴世的界限,对常人而言需要借助特定的通道(如奈何桥)或高深法术,且需承受阴阳转换的撕裂之痛,但对于我这般无形无质、又精通混沌道法的存在,只需寻得一处阴阳气息自然交汇的薄弱点即可。

很快,我在一片荒芜的古战场遗址停下——这里断戟残剑半埋在焦土中,地面布满龟裂的纹路,阴气顺着缝隙往上蒸腾,与阳间的罡气交织成淡淡的灰雾。在遗址中心的一块巨石下,我找到了一处阴气极盛的凹陷——这便是阴阳交汇的薄弱点。灰芒微闪,我携着桃枝一同沉入凹陷,如同穿过一层薄薄的水膜,瞬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刺骨的阴寒瞬间包裹全身,比五行山的深夜更冷冽,其中混杂着无数亡魂的残念与怨怼——有战死士兵的怒吼,有枉死百姓的啼哭,有离别亲人的哀嚎。寻常生灵至此,必会魂魄冻僵、心智迷失,但我魂体特殊,太阴真水之力在脉络中流转,与周围的阴气产生共鸣,反而觉得如鱼得水,感知愈发敏锐。混沌道法自动过滤掉那些杂乱的信息流,如同在嘈杂的人群中锁定特定的声音,只专注于追踪那道古老波动的轨迹。

幽冥地府并非想象中那般一片漆黑。昏暗的天空中悬挂着一轮惨绿色的冥月,光芒微弱却冰冷,映照着下方荒芜扭曲的大地——地面呈现出暗沉的灰黑色,寸草不生,只有偶尔凸起的岩石如同狰狞的兽首。灰蒙蒙的雾气弥漫在天地间,能见度不足百丈,雾气中隐约可见蜿蜒的忘川河水——河水呈墨黑色,泛着腥臭,河面上漂浮着亡魂的残片,被水流裹挟着缓缓向前;远处,那座巍峨却阴森的鬼门关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城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雕像布满裂纹,眼中闪烁着幽绿的鬼火。

无数浑浑噩噩的亡魂在黑甲鬼差的驱赶下,排着长长的队伍,沿着黄泉路缓慢前行——他们衣衫褴褛,面色麻木,有的低声啜泣,有的茫然西顾,被鬼差手中的锁链牵引着,走向前方那座隐约可见的阎罗殿,等待审判与轮回。整个地府秩序森严,却透着深入骨髓的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生机。

我的到来,没有引起任何注意。混沌道法模拟出最纯粹的阴魂气息——微弱、麻木、带着淡淡的怨,与那些排队的亡魂毫无二致,让我如同滴水入海,完美融入了这幽冥的环境。那株桃枝似乎也极其适应这里的太阴环境,叶片微微舒展,边缘的紫金光芒与阴气交织成淡淡的雾霭,根系轻轻颤动,一边吸收着阴气补充自身,一边默默净化其中的杂质,其根系深处那团被封印的金蝉子魂力,与周遭的阴寒气息产生着极其微妙的互动,似乎在缓慢地同化、转化。

循着那缕古老波动的指引,我避开了人流密集的黄泉路、阎罗殿与轮回台,向着幽冥更深处、更偏僻的区域潜行。沿途的景象愈发荒凉,雾气更浓,阴气更盛,连鬼差的身影都很少见到,只有偶尔闪过的野魂在雾中游荡,发出凄厉的嘶吼。

越是深入,周围的景象越发诡异。地面开始出现一些破损的古迹——倒塌的石柱、残缺的雕像、断裂的石碑,这些古迹的风格与现今地府的建筑截然不同:没有规整的符文,没有肃穆的殿宇,反而透着一种粗犷、原始的气息,石柱上雕刻着扭曲的混沌图案,雕像的形态介于人与兽之间,上面残留着模糊的壁画与符文,其蕴含的意蕴竟与五行山底那亘古存在的悲鸣有几分相似,都带着对“秩序”的反抗与对“自由”的渴望。

仿佛这里在成为如今秩序井然的幽冥地府之前,曾是另一个古老存在的领地,后来被新的秩序推翻、改造,只留下这些残迹证明其存在过。

那缕古老波动在此地也变得愈发清晰,如同就在耳边低语,指引着我继续向前。

最终,我停在了一处巨大的、断裂的黑色石碑前。这石碑高约十丈,只剩下半截矗立在地面,断口处光滑如镜,像是被某种锋利的法则之力斩断;碑身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古老文字与图案,文字扭曲缠绕,如同水波般在昏暗的光线下微微荡漾,散发出一股苍凉、悲怆的气息,让人望之动容。那缕古老波动的源头,就在这石碑之下,如同沉睡的巨兽,散发着微弱却持久的力量。

混沌道法仔细扫描着石碑及其周围百丈范围——地面布满了细微的符文痕迹,显然是某种古老的封印;周围没有鬼差巡逻,甚至连游荡的野魂都远远避开,仿佛这里存在着某种无形的禁忌,让所有幽冥生灵望而却步。

我伸出灰芒流转的手,轻轻按在冰冷的石碑断面上——石碑的温度比周围的阴气更冷,带着一种岁月沉淀的沧桑。意念顺着指尖沉入石碑,尝试与那地下的波动建立更深层的连接,读取其中蕴含的记忆碎片。

一瞬间,无数混乱、破碎的画面如同潮水般冲入我的意识:

……辉煌却风格诡异的殿宇群矗立在幽冥深处,梁柱上刻着混沌符文,无数形态各异的身影(有的生着羽翼,有的覆盖鳞甲,有的通体透明)在殿宇间穿梭,发出欢快的嘶吼——这是属于古老存在的繁荣时代;

……天空突然裂开,无数金色的锁链从天而降,带着佛光与秩序之力,将殿宇点燃,那些古老的身影在烈焰中怒吼、反抗,却一个个倒下,被锁链缠绕、拖拽;

……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影(与五行山底显形的混沌虚影同源)被无数金色锁链捆缚,发出震彻幽冥的悲愤咆哮,最终被拖入黑暗的深渊;

……新的身影降临,带着“秩序”的旗号,推倒古老的殿宇,建立起阎罗殿、轮回台,引导忘川水流向固定的方向,那些古老的痕迹被刻意掩埋、磨灭,只留下这半截石碑作为最后的见证;

……一小部分残存的力量从巨影身上剥离,带着不甘与执念,潜伏在这断碑之下,依靠着地脉深处的阴气苟延残喘,等待着复苏的机会……

是了!这里曾是那被如来定义为“混沌孽障”的古老存在在幽冥的一处重要据点,甚至可能是其最后的堡垒之一!在那场古老的战争中,它战败被镇压,领地被改造为如今的幽冥地府,而其残留的意志与力量,则被新的秩序封印在这深处,遗忘在时间的长河里。

那劫走部分金蝉子魂魄的力量,定然与这断碑下的古老意志有关!它们夺走佛子的魂魄,是想用以滋养这沉睡的力量?还是想用佛门的纯净魂力打破封印?亦或是有更深层次的图谋——比如利用金蝉子的因果,撬动如来的根基?

就在我试图读取更多记忆碎片、探寻其具体图谋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