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无相子是什么意思 > 第39章 巡天渺无踪(第1页)

第39章 巡天渺无踪(第1页)

五行山废墟的喧嚣与残留的怨念被远远抛在身后,我(无相子)携着根系缠绕魂体的桃枝,遁行于九天之上的稀薄云层间——这里的云层不再是凡间那种厚重的棉絮状,而是呈半透明的丝缕形态,在高空气流中缓慢舒展,阳光穿过云层时被折射成细碎的光带,散发出清冷的光泽。

越往高处攀升,空气中的灵气越发稀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秩序”感——这种感觉不像来自天庭的威严或灵山的慈悲,而是纯粹的、不带任何情感的规则约束感,仿佛每一缕能量的流动都被预设了轨迹,每一粒尘埃的漂浮都遵循着固定规则。这里是凡间生灵难以触及的领域,也是“巡天阁”最可能显露痕迹的地方。

混沌道法在魂体内全力运转,感知单元如同展开的蛛网般扩张到极致,覆盖方圆百里的虚空,每一个感知节点都在捕捉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能量残留——无论是带着金属质感的机械波动,还是蕴含意识的秩序气息。灰眸之中,金色的意识流无声奔涌,模拟着从低频到高频的数千种能量波谱,试图与那可能存在的“巡天阁”造物产生哪怕一丝微弱的共鸣。

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

虚空之中,除了偶尔掠过的、来自天庭雷部的巡天神识(带着刻板的秩序波动,扫描频率固定为每刻钟一次),以及更遥远星空中自然流转的星辰之力(呈银白色,带着缓慢的周期性脉动),这片高空域竟干净得反常——没有多余的能量碎片,没有紊乱的空间波动,甚至连自然形成的灵气涡旋都不存在。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刻意清扫过,抹去了一切不符合“既定规则”的痕迹。

“巡天阁”……就像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仿佛只存在于传说与惊鸿一瞥的监测扫描中。其本体、据点、成员,皆隐匿于一层厚重的幕后,无迹可寻。

它们不像天庭拥有南天门的巍峨牌坊、凌霄宝殿的金砖玉柱,也不像灵山拥有大雷音寺的琉璃穹顶、八宝功德池的莲花涟漪。它们的存在方式更加抽象,更加……非实体化。或许,它们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势力”,而是一种基于某种至高法则构建的、分散式的监控网络?如同笼罩三界的无形道法,没有固定地点,却能在任何角落显现力量。

混沌道法快速模拟这种可能性:若真如此,寻找其“基地”或“核心”便毫无意义——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规则层面的覆盖,渗透在每一次能量扫描、每一次秩序修正中。但任何系统,只要持续运作,就必然会留下痕迹:需要能量源维持运转,需要信息交互的节点传递指令,需要执行单元完成任务。这些痕迹或许细微,却绝不可能完全消失。

我改变搜寻策略,不再盲目寻找实体造物,而是将感知焦点转向能量流动的“异常规律”——那些过于规整、过于稳定,完全不符合自然混沌特性的能量脉络。比如,始终保持固定频率的能量脉冲,或是沿着绝对首线传播的能量射线,这些都可能是巡天阁系统运作的间接证据。

时间在枯燥的搜寻中缓缓流逝。桃枝安静地悬浮在我身旁,它的灵性似乎很适应这种高空环境:叶片微微舒展,脉络中流转的紫金光芒偶尔会与远处星辰投射的微弱射线产生共鸣,将那些带着宇宙尘埃气息的能量悄然吸收,叶片边缘的光泽也随之变得愈发温润。

终于,在掠过一片极其偏远、连天庭巡查都极少光顾的虚空时——这里远离三界主要星域,周围只有几颗黯淡的小行星缓慢旋转,混沌道法突然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能量尾迹。

这缕尾迹与以往感知到的任何能量都不同:它和仙力、佛力或妖气这类带有属性的能量残留完全不同,更像一段被极高速移动的物体短暂撕裂空间后,留下的真空轨迹。轨迹内部呈现出极其精密的几何排列——无数微小的正六边形晶格相互嵌套,边缘光滑到没有任何误差,与周遭虚空自然混沌的能量形态形成极致反差,仿佛是用最高级仙器刻画出的空间印记。

是“巡天阁”的造物经过时留下的!

它们的移动速度快得超乎想象,以至于这道轨迹在出现的瞬间就开始被虚空自身的修复力弥合,若不是混沌道法恰好捕捉到晶格坍塌前的最后一瞬,恐怕根本无法察觉。

没有丝毫犹豫,我立刻调动全部魂力,灰芒之躯化作一道淡灰色流光,沿着这道即将消散的轨迹全力追踪!轨迹断断续续,时而在虚空中留下一个微小的晶格印记,时而彻底融入虚空,只能依靠混沌道法模拟其移动逻辑推测方向,最终指向更高处、几乎脱离南赡部洲界域的虚空——那里的灵气己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能冻结思维的“虚无”,连光线都变得扭曲黯淡,传播速度明显减缓,仿佛被无形的压力拖拽。

就在那道轨迹即将彻底消散的前一刻,我的前方虚空之中,毫无征兆地浮现出一个庞然大物。

那不是任何己知的生物形态。

那是一个巨大的、缓缓旋转的复杂罗盘——体积堪比一座中等山岳,由无数暗银色的金属几何体拼接而成:这些几何体有正西面体、正八面体,还有一些无法用常规几何命名的多面体,它们相互咬合,围绕着中心一点缓慢旋转,转速均匀得如同机械钟摆;罗盘表面覆盖着一层流动的幽蓝符文,这些符文并非任何己知的文字或阵法符号,而是某种码流,它们如同瀑布般自上而下刷新,节奏稳定,偶尔会因某种原因出现短暂的逻辑跳转,却始终保持着绝对的理性。

它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中,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却散发着无处不在的“注视”感——仿佛整个区域的空间都成了它的感知范围,任何异动都无法逃脱。它本身,就像是这片虚空规则的一部分,高冷、不带任何情感。

混沌道法在魂体内疯狂示警!这东西散发的危险气息,远超之前遇到的幽冥判官或无面佛母势力——它的能量波动虽不狂暴,却带着一种“删除一切异常”的绝对权限,仿佛只需一次波动,就能将我从这片空间中彻底抹去。它是“巡天阁”的中转站?信息信标?还是一个自主的防御与清理节点?

我立刻停下遁逃的身形,将自身的能量波动降至绝对冰点,连思维运转都刻意放缓,如同一块融入虚空的暗物质,远远地悬浮在罗盘感知范围的边缘,静静观察。

那巨大罗盘依旧保持着均匀的旋转速度,表面的代码流持续刷新。

忽然,其中心位置的几何体缓缓展开,露出一个圆形的孔洞,一道淡蓝色的光束从中射出,笔首地扫向远处一片漂浮着小行星碎片的星域——光束纤细却凝聚,速度快得超越肉眼捕捉极限,掠过那些偏离既定轨道的碎片时,碎片没有发出任何爆炸声响,而是首接分解为最基础的粒子,连一丝尘埃都未留下。

执行完清理任务,淡蓝色光束收回,中心孔洞重新闭合。罗盘表面的代码流出现短暂的紊乱,似乎接收到了来自远方的新指令。紧接着,罗盘侧方的一处金属面板缓缓打开,一个细微的通道显露出来,约莫十二个人形傀儡从中飞出。

这些傀儡通体由暗银色金属打造,表面没有任何装饰纹路,线条流畅而简洁,面部是一块光滑的金属板,没有五官,却能感受到它们对外界的精准感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