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异闻异录 > 第11章 江南烟雨(第1页)

第11章 江南烟雨(第1页)

江南的雨,细密如酥,将天地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之中。沈青囊与苏小炎顾不得欣赏这烟雨美景,一下飞艇便按照李慕白提供的地址,马不停蹄地赶往文渊的隐居之处——镜湖书院。

书院坐落在一片竹林深处,白墙黛瓦,清幽异常。叩响斑驳的木门后,前来应门的是一个梳着双髻的小书童。

“二位找谁?”书童的声音带着江南特有的软糯。

“我们求见文渊先生,有要事相商。”沈青囊拱手道,同时暗暗运转灵识,感应着书院内的气息。这里的气息纯净而祥和,带着浓郁的书卷气与智慧之光,让他因西山之战而紧绷的心神稍稍放松。

书童打量了他们一眼,似乎看出了他们的不凡,道:“先生正在‘观星阁’推演棋局,吩咐过不见外客。不过…若是持‘星纹’而来,可破例。”

沈青囊会意,微微撩起袖口,露出了腕间那若隐若现的九星印记。

书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躬身道:“二位请随我来。”

穿过曲折的回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竹叶的清新。观星阁是一座三层小楼,顶层无墙,只有立柱支撑,视野开阔。此刻,一个身着青布长衫,身形清瘦,面容儒雅的中年文士,正独自坐在一副巨大的星空棋盘前,指尖拈着一枚白玉棋子,凝眉沉思。他周身气息与这书院、这片天地仿佛融为一体,自然圆融。

正是天辅星文渊。

他没有抬头,只是轻轻落下一子,棋盘上的星位随之微微一亮。

“天蓬携离火而至,星纹扰动,煞气缠身…看来,外界风雨己至。”文渊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睿智。

“文先生,冒昧打扰。”沈青囊上前一步,将西山遭遇、天外碎片、降临罗盘以及自己的诸多疑虑,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一遍,同时取出了临摹的碎片纹路图和记录着司马昭最后画语的玉简。

文渊听完,久久不语,只是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星空棋盘,手指无意识地在棋盘边缘敲击着。阁内只剩下细雨敲打竹叶的沙沙声。

良久,他轻轻叹息一声,站起身,走到栏杆边,望向烟雨迷蒙的远方。

“你们带来的消息,印证了我近日推演出的某些…不祥之兆。”文渊缓缓道,“天机混沌,星轨偏移,有‘外邪’侵扰之象。我本以为是寂灭上人残留的影响,如今看来,根源更深。”

他转身,目光落在沈青囊身上,带着一丝审视与怜悯:“沈小友,你可知,你所追寻的真相,或许比你想象的更加…残酷。”

沈青囊心中一紧,沉声道:“无论如何,请先生明示。我们有知道真相的权利,也有面对它的觉悟。”

苏小炎也坚定地点头。

文渊深深看了他们一眼,走到书架前,取下一卷非帛非纸、材质特殊的古老卷轴。展开后,上面并非文字,而是无数流动的、闪烁着微光的奇异符号,与碎片上的纹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我天辅星一脉世代守护的《界外典录》残卷,”文渊解释道,“据先祖所言,此卷并非此界之物,乃初代天辅星于一次星陨之夜后,自天外所得。其上记载的,便是关于‘门’与‘彼界’的只言片语。”

他指尖划过卷轴上的光符,光符流转,组合成模糊的图像与信息片段:

*一幅双门对峙的图案,一扇是沈青囊见过的青铜巨门,另一扇则笼罩在扭曲的阴影中,两扇门之间有极细的光丝相连。

*“门非唯一,桥存暗影。”一段断续的信息闪过。

*关于“彼界”的描述,并非单纯的死寂或混沌,而是“法则迥异,灵能枯竭,众生…觅食。”

*最后,是一段更加晦涩的预警:“守望之门,亦为坐标。封禁之力,终将消散。轮回不止,首至…平衡重塑,或…一方寂灭。”

沈青囊和苏小炎看得心惊肉跳。

“另一扇门?暗影之桥?彼界生灵在…觅食?”苏小炎难以置信。

文渊凝重道:“根据典录暗示和我的推演,我们所在的世界与‘彼界’,如同镜之两面,原本有某种脆弱的平衡。青铜巨门是显性的通道,而可能还存在隐性的、不稳定的‘暗桥’。守陵人世代守望,不仅是为了防止彼界入侵,或许更是在看守这些潜在的‘暗桥’坐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