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说,是这些学生家里都是神通广大的。
也有说是陈导慧眼识珠,能看出哪位学生气运不凡。
最后这种说法,相信的人最少。
还气运,混娱乐圈的就是老迷信。
“所以当时到底啥情况?”胡鸽问道。
“没啥情况,就是报名了,然后被选上了,后面进组看个人表现,还有兴趣方向,有针对性的培养呗。”
郭凡回顾过去几年的经历,有种恍惚的感觉。
胡鸽忍不住咋舌,“那你运气可真好。”
“确实是好,”郭凡不否认这一点。
如果没有能被选中,谁知道以后他还能不能成功呢。
他太懂娱乐圈新人导演出头的难度了。
说不定他得拍十来年的广告,或者给人当好多年的副导演,才会在未来又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次机会。
而那时,他已经心灰意冷,沦为一个烂片导演也说不定。
“其实说起来,胡鸽你运气也不错,一上来就是《仙剑》男一号,现在进大荧幕也挺顺利的。”
胡鸽点点头。
靠着在程导电影的配角起步,如今终于是在电影圈站稳脚跟了。
不说陈导和程导这两位,以后他就是郭凡导演的嫡系。
未来这位如果发展的不错,怎么也不会忘了他。
一个导演人生中,第一部起势的电影男主。
就如宁昊之于徐光头、黄博一样,这关系真是铁到底了。
……
陈凯歌很尴尬。
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还能糊弄过去,但路演时,面对观众提问,总不能还啥也不说吧。
关键这些观众也太不给面子了。
类似“都是陈麟风的剧本,怎么就到你这拉了胯……”
“听说结尾部分陈导给了意见,结果你没听,是真的吗?”
“凯歌导演,你这回没有大肆改剧本,结果电影好看多了,后边会不会继续找陈导要剧本?”
听听,什么叫到我这拉了?
什么又叫我不改剧本,电影好看多了?
陈凯鸽只能无奈的解释,
“其实小陈导演并没有直接给我剧本,他是帮忙提供了不少意见,但真正的剧本是根据他的创意,然后找人写的。
不能说导演有些自己的意见,就叫改剧本,艺术的事,能这么简单的归纳总结吗?”
又道,“票房不是我唯一的追求,有的时候,电影还是要多包含一些人文思考的。
再说了,《长安三万里》的票房并不差,大众还是喜欢很喜欢这样的改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