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逆流1990免费阅读 > 第5章 股市启蒙(第3页)

第5章 股市启蒙(第3页)

“电子元件?我不懂啊!”刘建军疑惑道。

“我懂一些,”林凡说(他大学时辅修过电子工程),“这批货价值至少两万元,厂里只要一万元就卖。我们凑钱买下来,我能找到销售渠道,至少赚一倍。”

赵大军跃跃欲试:“凡哥,我跟你干!我有一千元积蓄!”

刘建军犹豫再三,最终也决定加入:“我出两千元!但林凡,你得保证,这可是我的全部家当了!”

林凡自己出资五千元,又向母亲借了二千元,承诺一个月内归还。这样凑齐了一万元资金。

收购很顺利。林凡通过郑明的关系,找到了一家正在扩建的乡镇企业,将整批元件加价50%销售出去。

一周时间,一万元变成了一万五千元!

仅仅一周时间,投入一万元,净赚五千元!这笔在2023年看来微不足道的收益,在1990年的江城却堪称一笔巨款。

林凡按照出资比例进行了分配:自己分得三千元,刘建军一千二百元,赵大军六百元,母亲二百元(作为借款利息)。

刘建军拿着厚厚一沓钞票,手都有些颤抖:“林凡,你小子真行!这比我倒腾半年货赚得还多!”

赵大军更是兴奋得满脸通红:“凡哥,以后我就跟你混了!你指东我绝不往西!”

林凡却异常冷静。他知道,这只是小试牛刀,更大的机会正在前方等待。

“建军哥,大军,这笔生意证明我们有能力合作赚钱。”林凡看着两人,“接下来我有个更大的计划,但需要去上海一趟,风险更高,可能赚得更多,也可能血本无归。你们有兴趣吗?”

刘建军和赵大军对视一眼,几乎同时点头:“干!”

林凡微笑:“好,那你们继续帮我筹集资金,越多越好。我准备一下,近期就去上海。”

回到家,林凡的可用资金己经达到八千多元。加上母亲的二千元(她坚持不要利息,只要本金),总共一万元出头。

这在1990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但对于林凡的计划来说,仍然捉襟见肘。

十二月初,郑明带来期待己久的消息:上海股票认购证将于12月中旬开始发行,每张30元,凭身份证购买,不限购。

“林凡,这是个机会,但风险也很大。”郑明谨慎地提醒,“如果中签率低,这些认购证就可能变成废纸。”

林凡心中狂喜,但表面保持平静:“谢谢郑老师,我会慎重考虑的。您准备买多少?”

郑明推了推眼镜:“我打算买十张试试,三百元亏了也不心疼。”

林凡点点头,没有透露自己的计划。他清楚地记得,上海股票认购证的中签率极高,尤其是第一批,几乎买就能中签。而那些坚持购买全年认购证的人,更是获得了惊人的回报。

回到家中,林凡开始疯狂计算。如果记忆准确,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的黑市价格将被炒至数万元一张。如果他现在能购买一百张,投入三千元,未来可能价值数百万元!

但这个计划面临两个实际问题:一是他需要亲自去上海购买;二是购买大量认购证需要多个身份证。

90年代初,股票认购证实行实名制,每人凭身份证购买,但购买数量不限。这意味着他需要借到尽可能多的身份证。

林凡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找到刘建军和赵大军,说明需要借身份证购买认购证。

“认购证?那是什么东西?”刘建军一脸茫然。

“简单说,就是抽签买股票的资格证。”林凡解释,“中签了就能以发行价购买股票,股票上市后很可能大涨。”

赵大军似懂非懂:“凡哥,你觉得能赚钱?”

林凡自信地点头:“大概率能赚,而且可能赚很多。但风险是,如果中签率低,30元就打水漂了。”

刘建军犹豫片刻,最终咬牙道:“行,我信你!这是我的身份证,我再把我老婆和弟弟的借来!”

赵大军也积极响应:“我把我家五口人的身份证都拿来!”

就这样,林凡收集到了十张身份证。但这还远远不够。

林凡想到母亲在厂里的关系,又通过李素珍借来了五张身份证。总共十五张,距离他的目标还很远。

时间紧迫,林凡决定先行前往上海,路上再想办法。

临行前,林凡做了周密准备:将一万元现金缝在内衣口袋里;准备好介绍信(90年代住宿需要介绍信);记下郑明提供的上海联系人方式。

1990年12月10日,林凡登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这是一趟慢车,需要将近二十个小时才能到达。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