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新华社?”
这两个名字如同在阴霾密布的天空中划过的一道微弱却异常清晰的电光,瞬间刺破了笼罩在擎天投资内部的绝望氛围。林凡的心猛地一跳,无数个念头在脑海中飞速闪过。是她个人的行为,还是代表了新华社的某种态度?是出于之前的些许交情前来探听虚实,还是嗅到了重大新闻的味道?或者…这根本就是对手设下的一个更加高明、利用他潜意识中对其好感而布置的甜蜜陷阱?
在这个风声鹤唳、每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的时刻,任何突然出现的变量都必须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但又不能放弃任何一丝绝处逢生的可能。
“请她到小会议室。通知吴律师马上过来。”林凡迅速对秘书吩咐道,同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论来意如何,他必须亲自面对。
几分钟后,在小会议室内,林凡再次见到了苏晚晴。她依旧穿着干练的职业装,但眉宇间少了几分以往的轻松,多了几分凝重和审视。她身边没有带摄像师,只有一个简单的录音笔和笔记本。
“林总,冒昧打扰。”苏晚晴起身,礼节性地与林凡握了握手,目光敏锐地扫过林凡略显疲惫却依旧镇定的脸,“看来您最近确实不轻松。”
“苏记者见笑了,小风浪而己。”林凡故作轻松地笑了笑,引她坐下。吴伟静静地坐在林凡侧后方,扮演着记录和见证的角色。
寒暄过后,苏晚晴开门见山,语气平和却带着职业性的穿透力:“林总,我也不绕弯子。‘江辽实业’的事情,闹得很大。我们社里也注意到了相关的舆论。我今天来,不是以私人身份,而是代表社里,希望能对这件事进行一次深入的、客观的采访,听听您这位核心当事人之一的说法。”
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意味深长:“毕竟,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之争,涉及到国有资本和中小股东利益,在当下宏观调控、强调稳定的大背景下,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政策参考意义。”
林凡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新华社!国家级通讯社!它的报道分量和所能触及的层面,远非地方媒体可比。如果苏晚晴真的是来进行客观调查的,这无疑是打破目前舆论封锁,将问题首接呈送更高决策层面前的天赐良机!
但是,风险同样巨大。她的“客观”到底偏向哪边?她的提问是否会暗藏机锋?她得到的材料,最终会以何种形式呈现?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林凡看了一眼吴伟,吴伟微微点头,示意可以谨慎接触。
“感谢新华社的关注。”林凡斟酌着词句,“这件事确实有很多值得厘清的地方。我们擎天投资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对于‘江辽实业’目前的情况,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欢迎一切客观、公正的调查。”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变成了一场极其考验智慧和定力的问答。苏晚晴的问题极其专业和深入,不仅涉及“江辽实业”收购战的细节、南海资本的背景质疑、特别分红程序的合法性,更巧妙地触及了宏观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甚至隐约触碰了林凡对“某些非市场因素干扰”的看法。
林凡在吴伟的协助下,应对得极其谨慎。所有回答都基于事实和公开数据,绝不主动提及“赵老板”和任何未经证实的幕后猜测,但通过逻辑缜密的叙述和扎实的数据对比,将“江辽实业”事件的不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黑幕清晰地勾勒出来。他重点强调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损害和对资本市场健康秩序的担忧,将自己的立场拔高到维护公平正义和市场规则的高度。
在整个过程中,苏晚晴始终保持着职业的冷静,很少表露个人倾向,只是飞快地记录着,偶尔追问几个关键细节。
采访接近尾声,苏晚晴合上笔记本,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问题:“林总,我注意到,近期有一些关于您公司涉足互联网领域的传闻,甚至有一些不太好的猜测。您对此有什么需要说明的吗?”
来了!果然提到了这个最致命的问题!
林凡的心瞬间绷紧,但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无奈:“互联网?苏记者说笑了。我们是一家传统的投资和实业公司,目前连电脑都没配几台,业务重点都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产业上,比如食品加工。您说的互联网,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或许是一些竞争对手散布的烟雾弹吧。”他回答得滴水不漏,完全否认,并将问题引向对手的污蔑。
苏晚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站起身:“好的,林总,吴律师,谢谢二位的时间。情况我大致了解了。稿件我们会谨慎处理,客观报道。”
送走苏晚晴,林凡和吴伟回到办公室,后背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她最后那个问题…太关键了。”吴伟心有余悸。
“这说明,对方确实在用这个点做文章,而且己经试图传递到更高层面的媒体了。”林凡面色凝重,“我们的应对必须万无一失。吴律师,内部再彻查一遍,确保所有相关痕迹都彻底清除了!”
苏晚晴的到访,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暂时无法判断最终的涟漪会扩散向何方。但林凡意识到,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一次不确定的采访。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开展全面的危机管理,应对眼前最急迫的资金链问题!
“开会!所有人!”林凡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核心团队再次聚集,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但也多了一丝被逼到绝境后的狠厉。
“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宏观调控不是针对我们,但我们首当其冲。对手想利用这个机会,抽干我们的血,压断我们的脊梁!”林凡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我们现在没有退路,只有一条路:活下去!不惜一切代价,活下去!”
他开始下达一系列铁血般的指令,展现出了惊人的危机处理能力:
1。全面收缩,断臂求生:
“孙总,列出所有非核心资产和投资项目,包括我之前个人做的一些小投资,只要能快速变现的,哪怕亏本,立刻出售!回笼资金!”
“林凡食品的新生产线扩建,立刻暂停!己订购的设备,能协商推迟交货的推迟,不能推迟的…想办法转手!”
“公司内部,推行最严格的成本控制。所有非必要开支一律取消,管理层薪资暂缓发放,我的工资停发!”
2。应收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