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我也要!家里老太太说了,非得请一枚回去供着!沾沾皇爷的龙气!”旁边一个盐商附和道。
“抱歉,诸位爷!”柜台后的管事一脸苦笑,拱手作揖,“陛下有旨,金币限量兑换!每人每日限兑一枚!且需登记户籍、用途!今日额度…早己兑罄!明日请早!请早!”
“啊?又没了?”人群一阵失望的骚动。金币,尤其是那印着皇帝头像的限量金币,在豪门大户眼中,己不仅是货币,更是身份、地位、甚至“祥瑞”的象征!收藏价值远超其本身的金价!一时间,“一金难求”的消息不胫而走,反而更刺激了抢购热潮!
------
户部衙门。
户部尚书倪元璐捧着最新的国库账册,激动得老泪纵横:“三…三亿两白银?!折合新币…三亿银元?!这才三个月!三个月啊!”他激动得语无伦次,“新币!新币之功!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然而,他脸上的笑容还没维持多久,皇家商会总管张国纪和工部尚书徐光启就联袂而来,脸色凝重。
“倪部堂!大喜之后,有大忧啊!”张国纪苦着脸,“金币…尤其是那圣容金币,被豪门大户疯抢!兑换额度日日告罄!民间怨言不少,更有甚者,私下高价倒卖,一枚金币在黑市上己炒到十二、三枚银元!长此以往,恐失其流通本意,沦为玩物,且有扰乱币值之虞!”
徐光启也皱眉道:“陛下,金币铸造工艺繁复,良品率不高,天工院匠人日夜赶工,产量有限,实在难以满足这…这近乎狂热的收藏需求。”
乾清宫暖阁。
朱啸听着倪元璐、张国纪、徐光启的汇报,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他面前,方正化也呈上了“隐鳞”密报,证实了蜀王朱至澍在离京前,其心腹曾试图高价收买一名龙鳞卫低级军官,打听“神威炮”射程和产量,被严词拒绝。
“蜀王…倒是好兴致。”朱啸眼中寒芒一闪即逝,随即看向金币短缺的问题,嘴角反而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金币短缺?豪门争抢?好事!”
“陛下?”倪元璐等人不解。
“金币限量,本就是为了抬升其地位,使其成为‘镇库之宝’、‘功勋之证’!”朱啸缓缓道,“豪门争抢,正说明其价值!至于黑市…方正化!”
“奴婢在!”
“让‘隐鳞’盯紧!凡有囤积居奇、高价倒卖新币(尤其是金币)者,查实一个,抄没一个!所得溢价,充入国库!”
“遵旨!”
“至于兑换…”朱啸看向张国纪和徐光启,“徐卿,天工院能否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略微提高金币产量?不必太多,维持一定稀缺即可。”
“回陛下,改进模具和淬火工艺后,良品率可提升一成半,月产…或可增至五千枚。”徐光启略一思索答道。
“好!”朱啸点头,“张国纪!”
“臣在!”
“即日起,金币兑换,增设‘功勋兑换’与‘大宗贸易结算’专用通道!凡有朝廷封赏功勋者,凭兵部、吏部文书,优先足额兑换!凡涉及万两银元以上之跨省大宗贸易,可向皇家商会申请,以金币结算,免其兑换限额!普通百姓兑换,维持原限额不变!同时,公告天下:金币乃国之重器,非等闲玩物!囤积炒作,国法不容!”
“陛下圣明!”倪元璐、张国纪、徐光启齐声赞道!此策一出,既满足了功勋和贸易的刚性需求,又打击了炒作,维持了金币的稀缺性和尊贵地位!
“另外,”朱啸拿起一枚金币,看着上面自己的浮雕头像,嘴角勾起一丝穿越者独有的戏谑弧度,“着天工院,以新模具,再铸一批‘天启八年开国纪念金币’,纹饰可更精美些,数量…就定一万枚吧!专供…嗯,专供那些钱多得没处花的豪门大户‘收藏’!价格嘛…翻倍!”
内阁众臣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倪元璐抚掌大笑:“妙!妙啊!陛下!此乃…此乃‘寓征于藏’,充实国库之良策!豪门争抢‘纪念币’,国库得利,新币流通亦不受影响!两全其美!”
张国纪也眼睛一亮:“臣立刻去办!定让那些富户,心甘情愿掏银子!”
朱啸把玩着金币,自嘲一笑:“呵…袁大头…想不到,朕这‘朱大头’,倒是提前三百年问世了…效果…似乎还不错?”
暖阁内,君臣相视而笑。新币的洪流,正以无可阻挡之势,冲刷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为这艘刚刚经历风暴洗礼的巨舰,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澎湃动力!帝国的财政根基,己然铸就!而蜀王那点小心思,在朱啸眼中,不过是即将被碾碎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