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朕的大明江山 > 第十三章 新政与暗礁(第1页)

第十三章 新政与暗礁(第1页)

刘瑾倒台后的朝堂,如同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的洗涤,空气清新了不少,却也露出了水面下新的暗礁。

王潇开始了他的“新政”。第一步,便是他结合了明代张居正“考成法”与现代KPI考核理念的“官员绩考新规”。旨在打破论资排辈的僵化局面,以实绩论升迁,重点考核粮税、治安、民生、教化等硬指标。

当这份由他亲自拟定、用词半文半白甚至还带着些现代管理学术语的新规在朝会上公布时,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文官队列中出现了明显的骚动。以新任礼部侍郎(原翰林院清流)赵文博为首的保守派官员,眉头紧锁,面露难色。他们习惯了诗词歌赋、经义文章,如今却要考核钱粮刑名这等“俗务”?这简首有辱斯文!

“陛下,”赵文博出列,躬身道,“官员升黜,自有祖宗法度。以钱粮刑名为考,恐使士风趋于功利,长此以往,无人潜心圣贤之道,臣恐国本动摇啊!”

王潇端坐龙椅,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他早就料到会有人跳出来。

“赵爱卿,”王潇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圣贤之道,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连一县之钱粮刑名都理不清,致使百姓困苦,盗匪横行,空谈仁义道德,于国何益?于民何利?”

他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朕要的,是能做事、肯做事的官,不是只会吟风弄月的官!此事,朕意己决,无需再议!”

退朝的钟声响起,王潇在百官复杂的目光中起身离去。他知道,这道新政必然会触动无数人的利益,遭遇巨大的阻力。但他必须迈出这一步。

回到乾清宫,他立刻召见了三位能为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自己人”。

首先是苏曼青。她利用迅速扩张的商业网络,为“考成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补充。哪个州县粮税增长,哪个地方治安好转,商队的反馈往往比官方文书更快、更真实。

“陛下,新政之下,各地官员反应不一。江浙、湖广等地官员较为积极,己开始整顿吏治。但北方一些州县,尤其是原本依附刘瑾的官员,阳奉阴违,甚至暗中串联,企图抵制。”苏曼青汇报着,同时呈上一份密报,“另外,我们在江南采购生丝时发现,宁王府名下的商号,近来动作频频,大肆收购粮食、铁器,其心叵测。”

王潇眼神一凝。宁王!这条毒蛇果然开始不安分了。他接过密报,沉声道:“继续盯着,尤其是粮食和铁器的流向。”

接着是徐妙锦。她带来的消息则振奋人心。燧发枪的研发进入了关键阶段,她根据王潇提供的“定装弹药”概念,正在尝试将火药与弹丸标准化,预装在防潮的纸壳或小木桶中,以期大幅提升射击速度。

“陛下,若此法定型,一名熟练火铳手,射速或可提升三倍以上!”徐妙锦眼中闪烁着科技突破带来的兴奋光芒。

“好!”王潇大喜,“需要什么,尽管开口!人力、物力、财力,朕全力支持!”他深知,一支装备了成熟燧发枪的军队,将是他未来应对一切挑战的底气。

最后是钱宁。他汇报的则是朝堂之下的暗流。内行厂监控到,以赵文博为首的一些官员,下朝后频繁聚会,言语间对新政颇多不满,甚至有人暗中与南京的某些致仕官员书信往来。

“陛下,是否要……”钱宁比了一个割喉的手势。

“不必。”王潇摆了摆手,“让他们跳。正好让朕看看,还有哪些人是真心做事,哪些人是尸位素餐。盯紧即可,搜集证据,但不要打草惊蛇。”

就在王潇忙于梳理朝政、布局未来之时,一个他几乎快要遗忘的人,再次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这日,他正在御花园中散步,思索着如何打破新政推行遇到的僵局,忽然听到假山后传来一阵压抑的争执声。

“……姐姐,此事太过凶险!陛下如今非同往日,我们……”

“正因他非同往日,才更需一试!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宗门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吗?”

声音有些耳熟。王潇示意护卫噤声,悄然靠近。

热门小说推荐

听说你爱我
相识就是缘听说你爱我
...
真武狂龙
暮雨尘埃真武狂龙
...
最强炊事兵
菠菜面筋最强炊事兵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