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80后的人 > 第25章 赵庄小店(第2页)

第25章 赵庄小店(第2页)

文具玩具类有铅笔、橡皮、作业本等学习用品,还有一些简单的玩具,如弹珠、塑料手枪等。

其他部分小卖部还售卖烟酒、烟花鞭炮、香纸蜡烛等。

营业时间通常较长,从清晨到深夜,方便村民随时购买东西。

店主多是到附近城镇的批发市场进货,用自行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将货物运回来。

付款方式以现金交易为主,不过在一些熟悉的村民之间,也存在赊账的情况,到年底再统一结算。

村民们在购物时会交流农事经验、邻里琐事、外面世界的新鲜事等,是村里的信息传播中心。

店内或店外常摆放着桌椅,供村民们打牌、下棋、聊天,是村民们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印象中村里最早的小卖部是村里的瘸子开的,他兄弟五个在家是老小,和我爷爷同辈份,还没有出五服,所以我叫他小爷爷。有时候一着急就会说去瘸小爷爷家买东西。

对他家小店的印象只有一个,就是用报纸来包散装的糖。报纸摊开用杆秤称好一斤糖后,把报纸折成一个扁的三角体,然后用稻草捆扎起来,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纸摆在上面来区分红糖和白糖。

后来屋后面的西爷爷家也开过小卖部,那印象就更若有似无了,唯一记得的就是两个装花生米的青瓷大花瓶,煞是好看。

一九九七年当时村里还有一家小卖部,那家姓钱和我外公同辈分,老夫妻俩带着几个孙子和外孙在家开着个小店。我开店大约半年后他们就关门大吉了。

我开店的时候散糖己经不再用报纸包装了,用的是聚乙烯彩色印刷材料,就是塑料袋。

用锯条封口通常是利用锯条加热后产生的高温,使需要封口的材料(如塑料袋、薄膜等)熔化并黏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

首先准备需要一根锯条、一个能固定锯条并加热的装置(比如将锯条固定在钳子上,用炉火或酒精灯加热,注意安全),以及要封口的物品。

再将锯条加热至足够温度(能使材料熔化但不烧焦为宜)。将需要封口的部分对齐,用加热后的锯条迅速压在封口处,保持片刻,待材料冷却后即可黏合密封。

不过这种方法比较简陋,适合临时应急,且操作时要注意防火和避免烫伤。散称的花生米、柿饼、瓜子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封口。

“打酱油”现在常作为网络流行语,意思是“不关我的事,我只是路过”,比如别人讨论事情时,有人会说“我就是来打酱油的”,表示自己参与度不高,只是旁观。

还有“小孩子都会打酱油啦”这句话常常用来调侃孩子长大了,能做些简单的小事了,带着点长辈对晚辈成长的欣慰和打趣~比如以前觉得孩子还小,转眼就能自己跑腿买东西,就会说这话,特别有生活气息呢!

不过它们的原意是真的去打酱油,而不是像现在的瓶装酱油,首接购买就可以了。一九九七年很多地方小店里卖的都是散装酱油,需要拿着瓶子去店里,让老板用定制的工具舀出来装瓶,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打酱油”啦。

以前农村打酱油是很有生活气息的场景呢。那会儿很多村里的小卖部或供销社,酱油不是瓶装好的,而是装在大陶缸或大塑料桶里。

大人会给孩子一个空瓶子和几毛钱,嘱咐着“去打半斤酱油”。孩子就提着瓶子跑到店里,老板会拿出一个带长柄的金属瓢或者竹筒的容器,这种容器一般都是定制的,液面持平一般就是半斤。从缸里舀出酱油再用漏斗灌进孩子带来的瓶子里,最后把瓶子盖好递回来。

整个过程带着点仪式感,孩子觉得是帮家里办事,特别得意;而那酱油的咸香,混着小卖部里的各种气味,也是很多人童年里难忘的味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