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残唐十六猛将排名残唐历史猛将武力排名 > 第39章 献策均田(第1页)

第39章 献策均田(第1页)

议事帐的梁柱上还挂着清剿黑风寨的战利品——一串人头骷髅,颅骨的空洞正对着帐门,像在无声地嘲讽着什么。

黄巢把玩着新得的羊脂玉印,那是从黑风寨大当家床底下搜出来的,据说原是涿州刺史的私藏。帐内的气氛却不如战利品那般喜庆,将领们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溅在摊开的舆图上,把新攻占的三个县城标记得一片狼藉。

“依我看,干脆把这三个县的豪强都宰了,财物分光,弟兄们好打点行装,继续往西打!”络腮胡将军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酒坛嗡嗡作响,“留着也是祸害,还得派兵看守,白费粮食!”

“张将军说得对!”立刻有人附和,“咱们义军就该流动作战,走到哪吃到哪,守着几块破地有什么用?”

“可……总得留些人守城吧?”一个白面书生模样的幕僚小声反驳,“不然唐军打回来,咱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守城?让谁守?”络腮胡冷笑,“让那些流民守?他们要是反了怎么办?依我看,不如烧了县城,让唐军来了也占不到便宜!”

林缚站在帐尾,看着舆图上被红笔圈出的县城,那里有他亲自勘察过的良田,有在浅滩救下的流民安置点。烧城?劫掠?这些词语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让他想起颍州城破后,被烧成焦土的家。

“都静一静。”黄巢终于开口,玉印在掌心转了个圈,“打下的地盘,总不能像黑风寨那样抢了就走。你们说说,该怎么管?”

将领们的目光互相推诿,最后落在几个幕僚身上。那些读书人捻着胡须,说了些“轻徭薄赋”“安抚民心”的套话,却没一个人说得出具体该怎么做。

林缚的指尖在袖中蜷缩,触到郭嘉手札的竹片——那上面“得民心者得天下”几个字,被他用朱砂描了又描。他想起那些在流民营里,眼巴巴望着良田的流民;想起妹妹临死前,手里攥着的那半块没吃完的粟饼;想起红线说的“守住本心”,此刻却觉得,真正的本心,不该是看着土地荒芜,百姓饿死。

“末将有话要说。”林缚的声音不大,却像块石头砸进沸水里,瞬间压下了帐内的喧嚣。

络腮胡将军立刻嗤笑:“林副队正又有什么鬼点子?难不成要给流民分咱们的军粮?”

林缚没有理会他的嘲讽,从帐尾走到舆图前。他的草鞋踩过地上的酒渍,留下一串湿痕,像在贫瘠的土地上划下的希望。

“末将以为,要守住地盘,必先安民心。”林缚的指尖落在舆图上标注着“良田”的区域,“这些县城的豪强,多与官府勾结,霸占土地,欺压百姓。咱们既然打下来了,就该把他们的土地收归义军,再分给无地的流民。”

帐内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烛火炸裂的轻响。络腮胡将军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笑得前仰后合:“分地?林副队正怕是打傻了!咱们是义军,不是种田的老农夫!把地分给流民,他们跑了怎么办?谁给咱们缴粮?”

“他们不会跑。”林缚的声音坚定,目光扫过那些或惊讶或鄙夷的脸,“只要咱们每亩地只收三成赋税,比豪强的六成低一半,再借给他们种子和农具,他们只会把地种得更好。”他顿了顿,补充道,“还可以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军屯,让伤残的弟兄们耕种,既解决了军粮,也让他们有个归宿。”

“军屯?”黄揆突然开口,语气里的阴狠藏都藏不住,“林副队正这是想让弟兄们放下刀,拿起锄头?忘了咱们举旗的初衷了?”他走到舆图前,一脚踩在标注“军屯”的地方,“咱们是要打进长安,不是要守着这几块破地当土皇帝!”

“不打下根基,怎么打进长安?”林缚迎着他的目光,寸步不让,“难道要像以前那样,打下一城就劫掠一城,走后留个烂摊子?等咱们兵临长安时,身后连个送粮的都没有,靠喝西北风打仗吗?”

“你!”黄揆被噎得说不出话,指着林缚的鼻子,“你这是在动摇军心!”

“我只是在说实情。”林缚转向黄巢,躬身行礼,“郭嘉先生曾言,‘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流民,以前是咱们的同胞,现在是咱们的百姓。只要给他们土地,让他们有饭吃,他们就会支持咱们,为咱们守城,为咱们纳粮,甚至为咱们打仗。这才是长久之计。”

他的声音在帐内回荡,像颗石子投进深潭。那些主张劫掠的将领脸上的嘲讽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复杂的神色——他们大多也是穷苦出身,只是常年的流寇生涯,让他们忘了安稳度日的滋味。

黄巢的手指在玉印上轻轻敲击,目光深邃得像口古井。他看着林缚年轻却坚定的脸,又看了看帐内或激动或犹豫的将领,突然笑了。

“均田……”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像是在品味其中的分量,“这想法倒是新鲜。”他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反对,只是对旁边的亲兵说,“把林缚的话记下来,让各营都看看。”

这个举动让帐内的气氛更加微妙。黄揆的脸色铁青,络腮胡将军欲言又止,连一首沉默的崔先生,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