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穿越曹髦的 > 第87章 孝幡为号天下侧目(第1页)

第87章 孝幡为号天下侧目(第1页)

三息之后,钟声自宫城响起,沉重而悠长,仿佛是为这座屏息的帝国敲响了丧钟,亦或是吹响了新生的号角。

余音如铁链拖地,在寒风中颤抖,震得城楼砖缝间的尘灰簌簌落下。

城楼之上,朔风割面,卷起曹髦素白色的袍角,猎猎作响,如同招魂的幡旗。

他面南而立,身形单薄却笔首如剑,指尖因用力攥紧祭文而泛白。

冷风灌入衣领,刺骨如针扎,但他纹丝不动,只将目光投向南方——那片埋葬着司马师尸骨的土地。

身后,百官噤若寒蝉,一片缟素的海洋中,唯有成济和他麾下铁骑玄色的甲胄,透着令人窒息的杀意。

铁靴踏地之声整齐划一,金属摩擦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像是死神的脚步正缓缓逼近。

成济的视线如淬毒的利刃,一寸寸刮过随行队伍的每一张脸,每一辆车,试图找出任何一丝不合时宜的破绽。

他的掌心紧贴刀柄,皮革与铁器相触发出细微的“吱嘎”声,那是警惕到极致的神经在低语。

曹髦没有理会他。

他亲手将牛、羊、豕三牲之首置于祭案,动作一丝不苟,指尖触到牲首尚存的温热血迹,黏腻而腥膻的气息扑鼻而来。

他仿佛面对的不是虚无的南方,而是司马师的灵柩,甚至能听见棺木合拢时那一声沉闷的“咔嗒”。

他深吸一口气,再拜,哽咽之声随风传遍西野:“大将军于国有功,朕不敢忘。今卿骤然离世,朕心悲痛,特此亲送一程,愿卿魂归故里,安息九泉。”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落入城下每一个百姓的耳中,连远处枯枝上一只惊飞的寒鸦,也戛然止鸣。

话音未落,城下万民齐齐跪倒,山呼之声虽被刻意压抑,却汇成一股无声的洪流。

泥土被无数双膝压出浅坑,尘土扬起,混着泪水与叹息,在冷风中凝成一片灰蒙的雾。

“陛下节哀!”的呼喊此起彼伏,声浪如潮水般起伏,拍打着城墙,又反弹回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不懂朝堂纷争,却看得懂这位年轻天子眼中的真挚悲恸——那红肿的眼眶、颤抖的唇角、指节发白的手,都是无法伪造的痛楚;他们更看得懂他身为君主对功臣的最后一丝尊重,哪怕这尊重之下,藏着千钧雷霆。

成济的眉头拧得更紧,他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凝聚,而这股力量的源头,正是他本该监视的天子。

那悲声不只是哀悼,更像是某种仪式的开端,一场以眼泪为引信的燎原之火。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一辆看似平平无奇,却格外沉重的马车上。

车轮碾过冻土,发出沉闷的“咯吱”声,仿佛不堪重负。

车上载着一口空棺,美其名曰为大将军“魂归”所备。

他不知道,在那厚重的棺木夹层里,一面用油布紧紧包裹的红巾古剑旗正静静躺着——布料粗糙却坚韧,剑形图腾在暗处隐隐发烫,仿佛有生命般搏动。

那面旗,本应在武库的最深处蒙尘,却在三天前,由禁军统领韩晞亲手取出,交到了蒋骁的手中。

那一刻,铜锁断裂的脆响,像是一道封印被撕开。

仪仗缓缓东行,行至荥阳地界,一队快马自官道尽头疾驰而来,马蹄翻起雪泥,溅在路边枯草上,发出“啪啪”的湿响。

为首的使者高举司马昭的令箭,拦住了去路。

“陛下,”使者翻身下马,姿态恭敬,言语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丞相有令,前方山道不靖,恐有山匪流寇惊扰圣驾,请陛下改道南下,经伊阙,更为稳妥。”

改道伊阙,便是要绕开忠于曹氏的郡县,将曹髦彻底置于司马氏的掌控之下。

所有人都听懂了这弦外之音。

风穿过车帘缝隙,带来一丝凉意,像是命运的吐息。

车辇中的曹髦掀开帘子,双目通红,泪痕未干,脸上还残留着祭礼时香火熏染的淡淡焦味。

他看着使者,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朕此行只为祭奠大将军,一尽君臣之礼,何惧宵小之辈?若真有刺客,朕愿以颈上之血,祭奠大将军在天之灵!”

说罢,他竟推开车门,在所有人的惊愕中,走下车辇,脱去履靴,赤足踏上了冰冷的土地。

脚底触到冻土的瞬间,刺骨寒意如针扎般窜上脊背,但他一步未停,一步一步,继续向东而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