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司马师曹髦 > 第56章 犁头作剑暗流凿渠(第2页)

第56章 犁头作剑暗流凿渠(第2页)

盲者久聋三年,五感归一,耳聪至极。

音叉乃百年沉香所制,内嵌铜芯,轻敲之下余音三转,辅以其掌贴器身察震频,再交老匠目视断口纹路——三者合参,方许放行。

所有的交易记录、库存清单,均不使用纸笔。

匠督们将信息编码,以不同香料燃烧后留下的灰烬颜色、形态为暗号:沉水香灰白而凝,示“组件完成五百”;苏合香灰黑带裂,表“原料告罄”。

这些灰烬被封入特制陶罐,混入每日送往宫中的采买贡品之中。

此法承汉代“熏牍传信”,久己失传,唯内侍省秘藏其术。

宫中老宦官依密法焙烤,灰色遇热显影,对照《礼器图谱》夹层密码册,便可还原真实账目。

一次暴雨淋湿陶罐,灰烬模糊,险些误报军情,终靠上下核对才免错漏,亦为此网添一分惊险。

一条不受任何官府系统监管的军备供应链,就这样在司马氏的眼皮底下,如地下水脉般悄然成形。

终于,一名司马家的眼线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看到那些乡农领到“新农具”时,脸上露出的不是喜悦,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肃穆——有人抚摸犁头,如同触摸圣物,指尖轻颤;有人低声念诵:“此物通神,不可轻弃。”他偷偷潜入一处共营社,想要查抄账本,却被闻讯而来的百姓团团围住。

“干什么?这是天子特许咱自个儿打的农具,你要造反不成?”“就是!司马大将军也没说不让咱们种地吧?”群情激愤之下,那名眼线被打得鼻青脸肿,仓皇逃窜。

拖着伤体逃回府邸,尚未开口,一封密函己被火漆封好,送入城东深宅。

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荀勖耳中。

这位司马昭最为倚重的谋主,从一堆看似无关的情报中,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他闭目沉吟:铁器流向集中于京畿左近;领取者多为青壮;且每件“犁头”重量超出常制三斤……这不是耕田,这是练兵。

他立刻派出心腹干将贾充,以彻查“私铸案”为名,强行介入调查。

贾充顺藤摸瓜,很快查明,这些铁铺所用的大部分铁料,竟来自皇室禁苑中的一座废弃矿山。

他带着人闯入禁苑,以为抓到了曹髦的把柄,不料却在矿山入口的石碑上,看到了一份由中书省用印的《垦荒令》附件。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为响应陛下“与民休息,广辟农田”之号召,特准禁苑内闲置土地及附庸矿脉交由“农械共营社”开采利用,所得皆用于农事。

签署人,正是皇帝曹髦。

一切,合法合规。

贾充怒气冲冲踏入书房,正欲禀报,却见荀勖端坐灯下,手中正着那份《垦荒令》副本,嘴角微扬。

“好一个‘耕者有其田’!他这是要用犁头给我们铸刀,用锄柄给我们当枪啊!”

正当贾充愤懑回府之际,门外马蹄急响——荀勖亲随己奉命而来。

他转身对刚刚赶来的司马昭沉声道:“主公,不能再等了。那小子在用阳谋瓦解我们的根基。不如借着即将到来的春祭大典,以护卫大驾、祭祀先祖为名,将城中屯兵尽数调往北邙山。届时洛阳城内空虚,我们便可一举查封所有‘共营社’,将那些伪装的兵器全部收缴,人赃并获!”

然而,荀勖的算盘,曹髦早己料到。

就在司马昭点头同意的当晚,一篇由侍中郤正连夜炮制的《春社祷文》便传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

文中辞藻华美,情感真挚,核心内容却只有一句:“天子夜梦先帝,得嘱托云:社稷之基,在土而在人。人能尽其力,则地能尽其利。”

紧接着,宫中传出确切消息:春祭当日午时,陛下将亲赴南郊藉田,手扶木犁,为天下万民祈求一个丰年。

坊间传言,陛下夜不解衣,亲批奏章至五更;又有老农泣诉,去年旱灾时,天子遣使送种到户,自己却食藜羹。

多年来,义仓虽名存实亡,然其册籍未毁,脉络犹在。

一道密令下达,旧日纲纪顷刻复苏。

三日后,第一批助耕队抵达城郊;第五日,南门至郊坛沿途己扎满草棚;第七日清晨,洛阳南城几成墟市。

舆论瞬间沸腾了。

“陛下要亲自为我们耕田祈福了!”“天子扶犁,这是何等的恩典!”“听说陛下梦见了先帝,这是祖宗显灵,保佑我们呢!”百姓们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原本只是一个政治姿态的仪式,被迅速神化成了一场天人感应的盛典。

京畿左近的乡老们更是激动不己,他们自发组织起一支支“助耕队”,每十里出一人,持新犁以为信物,扛着刚刚从“共营社”领来的崭新“农具”,浩浩荡荡地向京城进发,声称要追随天子,共襄盛举。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