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曹髦 司马昭 > 第55章 纸官上任百姓认印不认官(第1页)

第55章 纸官上任百姓认印不认官(第1页)

司马师撕毁《仓令九条》的第三日,谶言般,一场无名疫病自洛阳西坊的阴沟暗渠中悄然滋生。

起初只是几家寒热,三五日后便成片倒下,哭号与呻吟声隔着坊墙都能听见——那声音如钝刀割布,在夜风里断断续续地飘荡,夹杂着孩童惊梦的啼哭和老人临终前干咳的闷响,像腐叶堆下蠕动的虫群,令人脊背发凉。

空气湿重黏腻,每一次呼吸都似吸入一团温热的破絮,肺腑间泛起铁锈般的腥气。

坊民涌向县衙,叩门求粮求药,木槌砸在铁皮包边的朱漆大门上,发出空洞而绝望的“咚咚”声,像极了棺材入土前最后一记封钉。

那震动顺着掌心传来,震得指节发麻,连牙根都在嗡鸣。

得到的却是一纸冰冷的封坊令。

县令以“防流民作乱”为名,命差役用粗大的榆木栅栏死死钉住了各处巷口,铁锤敲进石缝的震动顺着青砖地面传入屋内,震得碗中残茶泛起涟漪,窗纸簌簌轻颤,仿佛整座坊市都在悲鸣。

整个西坊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囚笼,空气中弥漫着腐菜、粪水与发烧躯体蒸腾出的酸馊气息,混着汗臭与尿臊,在鼻腔中凝成一层滑腻的膜。

阳光照不进深巷,霉斑在墙角爬行,连飞过的乌鸦都低鸣着绕道而行,羽翼划过天际时留下一道焦黑的影痕。

绝望弥漫之际,东坊义仓记注生蒋安,一个平日里只知埋首米牍的文弱青年,眼中却燃起了烈火。

他寻来五名曾在军中效力的青壮,皆是因伤退役、受过天子恩惠的老兵。

众人手持斧斤,在西坊百姓惊愕的注视下,几记重击便砸开了义仓的沉重木门——木屑纷飞如雪,带着松脂的辛辣气味扑面而来,门轴断裂时发出一声嘶哑的哀鸣,仿佛旧秩序崩塌的第一道裂响,余音在耳膜上久久震颤。

“奉天子特诏!”蒋安立于粮袋之上,从怀中展开一卷崭新的麻纸,声若洪钟,“值此灾疫,特颁《灾疫应急十六条》,许各坊义仓临机专断,开仓放粮,以救万民!其三,设‘试味卒’,每釜药粥出锅,须经老兵亲尝无异,方可分发;其七,病患隔离于南隅废祠,秽物深埋三尺以下……所有耗用,由内帑补足!”

他所宣读的条文,细致入微,从如何熬制药粥、分发米粮,到如何隔离病患、处理秽物,皆有章法。

这并非天子诏书,而是蒋安与几位心怀社稷的同僚连夜草拟,却在此刻借了天子的名头,成了救命的圣旨。

退伍老兵们迅速接管了秩序,他们将百姓按户分组,派发竹筹,分批领取掺了黄芩、艾叶的热粥。

陶碗递到手中时还烫得灼手,指尖触到粗陶边缘,微微刺痛,粥面浮着一层淡绿药沫,升腾的热气熏得眼眶。

入口微苦后甘,暖意顺着喉咙滑落腹中,竟让人忍不住落下泪来——那泪水滚烫,混着鼻尖的辛香与舌尖的回甘,像是久旱龟裂的心田终于迎来甘霖。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竟无一人哄抢。

热粥下肚,百姓们死寂的脸上终于有了血色。

他们没有朝县衙的方向叩拜,而是齐刷刷地朝着皇宫的方向跪倒,额头触地时扬起薄尘,沙粒蹭过皮肤,带来细微的刺痒感。

山呼海啸:“谢陛下活命之恩!谢陛下活命之恩!”那声音汇聚成潮,在坊墙上撞出回响,惊起檐角栖鸟扑棱棱飞散,羽翼拍打声如急雨掠过瓦垄。

这石破天惊的一幕,如燎原星火,迅速传遍洛阳。

七日之内,又有西座里坊效仿西坊之举。

更令人惊异的是,坊间百姓不再信赖朝廷指派的里正,而是依据一份自发签订的《联户约》,公选出德高望重之人主事仓务、调配物资。

这些人没有官印,没有朝服,只有一份百姓的信托,被坊间戏称为“纸官”。

消息传入大将军府,贾充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反了!这与聚众夺粮何异?请大将军即刻发兵,将这些乱民头目就地正法!”

“不可。”一旁羽扇轻摇的荀勖拦住了他,“充公,此刻动武,岂非正好坐实了‘官不救民,民不堪命’的诽谤?我们一出兵,曹髦那边的笔杆子,立刻就能把我们写成断绝百姓生路的国贼。”

贾充怒气稍敛,却仍不甘心:“那该如何?任由他们将天子的名望抬到天上,将我等踩进泥里?”

荀勖嘴角微扬,眼中寒光一闪:“他们既然要施粥,我们便让这粥变成毒药。”他附耳低言,设下一计:命心腹伪装成饿得脱形的饥民,混入义仓领粥,趁人不备,将一包混有焚尸炉黑灰与死鼠碎末的秽土倒入粥锅——那灰呈暗褐色,沾手即染,腥臭中透着一股焦骨般的邪气,民间谓之“招瘟引鬼之物”,触之者恐遭横死。

再立刻混入人群,高声散布谣言,只说“天子党羽名为赈济,实则以劣食糊弄百姓,其心可诛!”

计策歹毒,执行得也算利落。

那名心腹顺利领到粥,在拥挤中将灰包抖入翻滚的米汤中,浊浪溅起几点黑斑,灰末在蒸汽中如尘妖般旋舞。

然而,他刚刚转身准备鼓噪,两名壮硕的老兵便如铁钳般扼住了他的双臂——原来,蒋安等人早有防备,“试味卒”制度早己施行。

就在方才第一锅粥出锅时,一名独眼老兵默默端起陶碗,仰头饮尽,静坐半刻确认无恙,才点头示意发放;此后每三刻新熬一釜,皆由轮值老兵亲尝,方许分发。

此刻,奸细的动作虽快,却快不过老兵锐利的眼睛。

热门小说推荐

终宋
怪诞的表哥终宋
...
纵目
黄石翁纵目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