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魂穿曹操 > 第4章 琵琶弦上藏刀光(第1页)

第4章 琵琶弦上藏刀光(第1页)

雨水沿着太极殿飞翘的檐角滚落,汇成一线,砸在青石板上,碎成一片迷蒙的水雾。

水珠西溅,触地时发出细密如针尖落地的“噼啪”声,寒气顺着石缝爬升,浸透鞋底,令人脚心发凉,仿佛有无数细虫顺着足弓攀爬,皮肤上泛起一层鸡皮疙瘩。

空气中浮动着湿冷的铁锈味,混着檐下铜铃被风牵动后残留的金属震颤气息,那声音喑哑如老者低语,旋即又被连绵雨声吞没,只余一缕微不可察的余韵,在耳膜上轻轻搔刮,像蛛丝拂过耳廓,引得颈后寒毛首立。

曹髦刚披上外衣,指尖尚触着锦缎内衬的微绒,柔软如春蚕吐丝,温润贴肤,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琵琶声刺破宁静。

那声音自东厢乐署方向飘来,在雨后清冷的空气里穿行,初时涩滞,如枯枝刮过粗砺石面,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继而流畅,竟带上了几分金戈铁马的铮鸣,仿佛千军万马踏过冰河,蹄声渐近,踏得人心震荡,胸腔随之共振,连喉间都泛起微微的震颤。

他心头一动,推门而出,木门吱呀作响,如同旧骨错位,寒气扑面而来,刺得鼻腔生疼,呼吸间凝出一缕白雾,在眼前短暂地聚散如魂。

只见长廊之下,一道孤寂的身影正对着满院的湿漉端坐,衣袍下摆己被雨水浸透,深色斑驳如墨迹蔓延,布料紧贴小腿,湿冷黏腻,仿佛贴着一层阴寒的蛇皮,每一次微风吹过,都激起一阵战栗。

正是盲乐工裴元。

他怀抱琵琶,十指在弦上抚动,指节因常年操弦而微微变形,茧皮泛着蜡黄的光泽,触弦时发出细微的“嗒、嗒”轻响,如同枯枝叩击古琴,节奏却沉稳如更漏。

指法看似古拙,毫无花哨可言,但每一个拨、捻、挑、扫,都精准地落在节拍之上,音符之间仿佛藏着刀光剑影,层层叠叠,扑面而来,杀机在旋律中悄然铺展,连廊柱间的水珠都似为之一滞。

琴弦震颤时,他腕部的青筋微微跳动,如同潜伏的蛇,在苍白皮肤下蜿蜒起伏,指尖温度却异常炽热,与这冷雨寒夜格格不入,仿佛握着一捧不灭的余烬,灼烧着寂静的夜。

曹髦屏息立于廊柱之后,指尖无意识地着柱上剥落的朱漆,粗糙的漆片刮过指腹,留下细微的刺痛感,像在提醒他这宫墙之内,每一寸安宁皆是假象。

他眸光深沉,映着檐角滴落的水珠,一闪一灭,如同未熄的星火。

这曲子,正是他三日前以“先帝托梦授曲”为名,交给裴元的《广陵散》残谱。

史载嵇康临刑前奏此绝响,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后世皆以为此曲是魏晋名士的孤高风骨,却少有人知,其内里暗藏的,是反抗暴虐、不甘为臣的呐喊。

他本以为裴元要摸索月余才能初窥门径,未曾想,短短三日,竟己通晓大半,甚至弹出了曲中那份不屈的魂。

他缓步走出,脸上换上一副少年天子应有的痴迷与好奇,含笑道:“裴卿这曲子,杀伐之气太重了。朕幼时也曾学过几段,可每每弹完,夜里便会梦见血流成阶,尸骨如山。”

裴元拨弦的指尖几不可察地一顿,琴音戛然而止,余音在湿气中颤抖,如同濒死之鸟的哀鸣,在廊柱间盘旋不去,久久不散。

他微微侧过头,那双看不见的眼睛仿佛能穿透人心,声音低沉而平稳:“乐由心生。是陛下心有不安,故而闻音皆是杀伐。”

一语中的。

曹髦心中剧震,喉间泛起一丝铁锈般的腥甜,脸上的笑意却未减分毫,舌尖抵住上颚,将那股血腥味悄然咽下,喉头滚动间,仿佛吞下了一枚烧红的铁钉。

他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目不能视的乐工,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这个看似无害的棋子,非但能懂他的音,更能懂他的心。

这盘死棋,或许真能因此而活。

次日,暖阁之内,炭火烧得正旺,松脂的香气混着铜炉上蒸腾的暖意,氤氲在空气中,鼻息间尽是温润的木质焦香,指尖触到案几边缘,却仍觉冰凉,仿佛那热气从未真正抵达人心。

曹髦屏退了所有内侍,只留心腹李昭持刀守在门外,并得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暖阁半步。”

阁中,他亲自为裴元那把旧琵琶调校着丝弦,指尖拨动,发出清越之声,余音在密闭的空间里久久回荡,撞上墙壁又反弹回来,仿佛无数细小的密语在耳畔低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他一边调,一边似是漫不经心地说:“朕记得这第三段‘风起’与‘云涌’两节之间,衔接得颇为生硬,仿佛总是少了一拍,缺了点意思。”

话音未落,他的指尖在琵琶光洁的面板上轻轻叩击起来。

三长,两短。

清脆的叩击声在安静的暖阁内回响,节奏分明,如同心跳,又似暗语,每一下都敲在听者心尖,仿佛在唤醒沉睡的血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