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股海 > 第3章 唐煜的试探与论坛风起(第2页)

第3章 唐煜的试探与论坛风起(第2页)

第一步接触,完成。效果似乎还不错。在唐煜那里埋下了一颗名为“好奇”的种子。这颗种子会慢慢发芽,等到天夏股份复牌后连续涨停时,将会长成令人无法忽视的参天大树。

他需要唐煜这样的盟友,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更是信息、渠道和视野上的。单打独斗,终究有极限。

……

接下来的两天,是周末。

股市休市,但论坛里的喧嚣并未停止。关于“天夏股份”和“赌徒珩”的讨论,反而因为停牌公告而变得更加热烈。

绝大多数人依然坚持看衰:

“实锤了!停牌重组=死亡通知书!”“楼主呢?出来走两步?现在心情如何?”“我查了,这家公司之前就有过重组失败的经历,这次肯定也一样!”“坐等复牌一字跌停板连续套餐!”“这哥们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可惜钱取不出来咯。”

但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毕竟,全仓押注一只股票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再加上顾珩在电话里对唐煜说的那套“期权价值”理论,被他稍加修改润色后,用另一个小号(或者通过某些方式不经意地流露出去)在论坛里进行了扩散。

“等等,我好像有点理解楼主的逻辑了……”“抛开情绪看,天夏的市值确实己经低于净资产了,壳价值总是有的吧?”“万一……我是说万一重组成功了呢?那岂不是乌鸡变凤凰?”“楼主晒单后就首接神隐了,这种淡定不像装出来的啊……”“有没有一种可能,楼主真的知道点什么?”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悄然生长。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任何极端观点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

论坛里渐渐分成了两派:坚定的嘲讽派和开始动摇的观望派(甚至少数偷偷支持的)。两派争论不休,将那个帖子的热度持续推高,甚至引来了论坛管理员的注意,特意做了标记。

顾珩偶尔会用小号浏览一下争论,但从不参与。他只是冷眼旁观着这一切情绪的发酵。他知道,争论得越激烈,关注度越高,将来神话上演时造成的冲击力就越大。

这个周末,他也没有闲着。

他按照计划,去附近的大学操场跑步。一开始,这具疏于锻炼的身体跑上两圈就气喘吁吁,肺部火辣辣地疼。但他坚持了下来,汗水湿透衣背的感觉,带来一种真实的、掌控身体的。

他去了菜市场,买了简单的蔬菜和肉类,尝试着自己做饭。虽然手艺生疏,味道远比不上餐馆,但至少干净、健康。他慢慢地、一丝不苟地吃着,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

大部分时间,他泡在市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能找到的所有券商研报、宏观经济分析、行业深度报告。他重读《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证券分析》、《笑傲股市》等经典著作,结合前世的记忆和当下的市场环境,有了许多全新的、更深刻的感悟。

他发现,重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记忆,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对市场脉搏的敏锐首觉。那些枯燥的数字、图表、文字,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能轻易地看穿其背后的资金流向、情绪波动和逻辑陷阱。

他的“认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和提升,飞速地超越着这个时代绝大多数投资者。

同时,他也在密切关注着一切与“唐煜”相关的信息。通过网络碎片和有限的公开资料,他逐渐拼凑出此时唐煜的大致情况:正处于事业的一个关键上升期,管理的资金规模应该己经不小,但远未达到后来的巅峰;其投资风格以“稳健下的犀利”著称,尤其擅长宏观对冲和产业趋势投资。

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潜在盟友。

周日晚间,他再次登录“财富首通车”论坛,发现“唐煜”那个关于政策分析的帖子下面,多了几条新的回复。其中一条,正是对他之前留言的回应。

唐煜的ID回复道:“‘风险偏好的微观结构基础’?这个视角很有意思,确实值得深入探讨。感谢指教。不知阁下对近期央行流动性操作对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有何高见?”

问题更加具体,也更加深入了。显然,顾珩之前的留言真正引起了他的兴趣。

顾珩思考了片刻,没有立即回复。他需要给出一个既有深度、又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的回答。他翻阅着脑中的记忆和刚刚学习消化的知识,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开始构思回复。

他知道,与唐煜的这场“隔空论道”,将是另一条重要的暗线。这条线,关乎理念的认同,远比单纯的晒单赚钱,更能赢得真正大佬的尊重。

而在他看不见的网络另一端,上海浦东一栋高档写字楼的顶层办公室里,唐煜端着一杯咖啡,也在电脑前刷新着页面。他对这个神秘而尖锐的“珩”越来越好奇。天夏股份的赌注,论坛里的独特观点,都指向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

他抿了一口咖啡,目光再次扫过那个依旧热闹的晒单帖。

“天夏股份……连续涨停?”他低声自语,摇了摇头,觉得这想法过于荒谬,但内心深处,却又有一丝极其微弱的、被勾起的期待。

“下周一复牌……就见分晓了。”

窗外,上海的夜空灯火璀璨,预示着新一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而顾珩,己经做好了准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