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县这个郑途,风头很盛啊,周明阳做事太糙,留下把柄,咎由自取。”
高世杰放下简报,指尖轻轻点着桌面,“西区是盘大棋,不能由着下面一个县长的性子胡来。星辉的模式虽然激进,但效率高,见效快,符合当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导向。这个郑途,过于强调地方自主,格局小了。”
林薇心领神会:
“高省长说的是,郑县长可能更着眼于青林一地的得失,对省里的全局战略理解不够深刻。我们需要一个更…懂得配合的执行者。”
“配合是双向的。”
高世杰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要给年轻干部成长的机会,也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上次的‘关心’看来力度不够。沐江市的新任市委副书记宋和平同志刚上任,他对青林的发展也很关注,你可以多和他沟通一下省里的思路。”
林薇眼中精光一闪。
宋和平是高世杰一手提拔起来的,他的上任,本就是高世杰布局的一部分。
“明白,我立刻去和宋书记沟通。”
“嗯。”
高世杰点点头,仿佛不经意地补充道,“我听说苏瑾澜那丫头也在青林搞项目?苏老前几天见我还夸郑途年轻有为。年轻人感情好是好事,但也不要因为个人感情影响了工作判断嘛。”
这话看似家常,却让林薇心中一震。
高省长显然对郑途和苏家的关系了如指掌,甚至有点拨和施压的意味。
“我会注意的。”
林薇恭敬地回答。
。。。。。。。。。
几天后,沐江市新任市委副书记宋和平到青林县调研,重点考察西区,郑途全程陪同。
调研结束后的小型座谈会上,宋和平首先肯定了青林近期的工作,但话锋随即一转:
“郑途同志,西区开发是省市重点工程,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有紧迫感,要善于借助外部优势资源和资本,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听说之前星辉集团很有诚意,虽然中间出了一些不愉快,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嘛。是不是可以考虑重新接触,探讨一种更高效的合作模式?”
郑途心中警铃大作,知道这是高世杰通过宋和平施压了。
他沉稳应答:
“宋书记,西区开发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市场化的原则,欢迎所有有实力、守规矩的企业参与。星辉如果符合我们的产业规划和准入标准,我们当然欢迎。
但目前,我们与德意志科曼、星国精工以及苏氏集团的合作进展非常顺利,证明了我们现有路径的可行性。”
宋和平笑了笑,语气却不容置疑:
“多条腿走路总不是坏事,省里高省长也很关心,希望青林能成为国企、民企、外企合作共赢的典范。
这样吧,我让市里牵头,组织一次与星辉集团的专题洽谈会,青林方面要积极参与,拿出诚意来。”
这是直接下达指令了,郑途无法硬顶,只能点头:
“好的,宋书记,我们一定配合市里的安排。”
座谈会后,宋和平的秘书叫住郑途:
“郑县长,请留步,宋书记还有件事,他有个外甥女,是省财经大学的高材生,刚硕士毕业,学的是区域经济学,对基层很感兴趣。
宋书记想让她到青林县政府实习锻炼一下,跟在您身边多学习学习,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