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并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态度,目光缓缓转向赵楷,“郓王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赵楷没有预料到赵佶会突然提出如此敏感的问题,他稍稍犹豫了一下,很快就定了定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请教一下诸位大臣,你们如何看待金国?”
王黼率先开口:“据臣所知,女真族不过是一个人口不到二十万户的部落政权罢了,他们反抗契丹人与当年王小波、李顺造反差不多,成不了气候。”
梁师成随声附和道:“是啊,金国就是辽国国内的一小股造反势力而己,实在不足为惧。”
赵楷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紧接着又追问道:“诸位又是如何看待辽国?”
童贯微微一笑,“臣七年前曾经出使过辽国,对其情况还算有些了解,辽国目前大约有一百五十万户,八九百万人,常备军只有十余万人,一旦爆发战争,可短时间内集结数十万军队。”
赵楷点了点头,继续问道:“童太尉认为金国是否有能力战胜辽国?”
童贯毫不犹豫地答道:“双方实力差距如此大,这结果不是显而易见吗?金国若有实力战胜辽国,又何必还要寻求与我们结盟?”
“童太尉认为金国对我们有威胁吗?”
童贯淡淡笑道:“金国的人口还没有汴京的人口多,军队不到十万,如何威胁的了我大宋?”
赵楷摇了摇头,“诸位只看到表面,金国虽是小部落政权起兵,但他们崛起之势迅猛,军队士气高昂且战斗力强,数千人就能击败辽军几万人,一路势如破竹,反观辽国,内部腐败,军队战斗力下滑。”
蔡京皱了皱眉,“郓王所言虽有道理,但金国目前确实弱小,与我朝根本不是一个层次,即便其要强大起来也需要很多年时间,我们趁此机会先拿回燕云十六州,届时小小金国又有何可惧?”
赵楷反问道:“我们知道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难道金人不知道?他们会轻易将战略要地拱手送人?就算我们得到了幽燕故地能不能守得住?”
王黼开口道:“郓王殿下也太小看我大宋军队了,灭辽之战不知道要打多少年,届时金辽两败俱伤,哪还有精力觊觎燕云十六州?”
“我们收回燕云故地,可以派大军驻守,再增加骑兵,定可以保障安全无虞!”
童贯也附和道:“金国肯定对燕云有想法,但他们与我们的差距犹如天堑一般,至少二十年内没办法对我们造成威胁。”
一首沉默的邓洵武开口道:“金人不足为惧,我们眼下要考虑的是辽国。”
赵楷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无力感,他深知金国的战斗力强悍,但却无法证明这一点,更无法让皇帝和眼前这些掌握国家命运的权臣真正认识到金国所带来的巨大威胁。
大宋拥有上亿人口,军队数量将近百万,而金国人口不到百万,军队不过十万,这样悬殊的对比,任谁都会觉得金国毫无胜算。
赵楷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决定换一个角度来阐述问题,或许这样能够引起众人的重视。
“金国坐大之后难保不会对我大宋的疆土产生觊觎之心,燕云十六州的百姓长期受到辽人的统治,对我大宋未必有归属感,如果此时贸然出兵,恐怕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赵佶眉头微微一皱,显然对赵楷的观点有些不满,“郓王的意思是不赞同与金国结盟?”
赵楷赶忙拱手道:“陛下,非是不赞同结盟,只是结盟之事需慎之又慎,金国如今看似弱小但野心勃勃,若我们与之结盟,虽有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机,但也可能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