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是担心改革会影响现有的军队体系?”
“老臣只是觉得,变法宜缓不宜急。”
“寡人明白相国的顾虑。”赵政将一份名单推过去,“这些将领,相国可还熟悉?”
吕不韦扫过名单,神色微变。上面都是他安插在军中的亲信。
“改革后,他们依然会得到重用。只要有能力,寡人不会亏待任何人。”
吕不韦沉吟片刻:“既然大王己有决断,老臣自当支持。”
送走吕不韦,赵政展开百炼青铜剑图谱。系统显示,解锁这项技术需要完成三个前置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铁矿产量提升。这正好与军制改革相辅相成。
他召来李斯。
“新式农具推广得如何?”
“己经初见成效,预计秋收时粮食产量能提高两成。”
“很好。接下来重点发展矿业,特别是铁矿。”
李斯领命,又呈上一份奏报:“关于弩机改良,工匠们有了新进展。”
赵政仔细阅读奏报。新设计的弩机射程更远,装填速度也更快。
“批量生产需要多少时间?”
“如果全力投入,三个月可以装备一个营。”
赵政计算着时间。三个月后正好是秋收时节,那时国库会更加充裕。
“先生产一千具,配给蓝田大营的新军。”
王翦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请求亲自监督训练。
“新装备需要新的战术配合,臣想尽快摸索出最佳方案。”
赵政准了他的请求,同时调派蒙骜协助。
“你们一个擅长进攻,一个擅长防守,正好互补。”
蒙骜看到新式弩机后十分惊讶。
“这种射程,足以在敌军弓箭手够不到的地方发动攻击。”
王翦己经在沙盘上推演起来。
“如果配合新军阵,可以在接战前就重创敌军。”
他们开始日夜不停地训练部队。赵政每隔几天就会亲自前往蓝田大营视察。
一次观摩训练时,他注意到士兵们对新型弩机的操作还不够熟练。
“装填速度太慢。”
王翦解释:“新弩机结构更复杂,士兵们还需要时间适应。”
赵政走到一个士兵身边,亲自示范正确的装填动作。
“手腕要这样发力,可以省力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