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汴京生活日常txt > 17后爹(第2页)

17后爹(第2页)

把手里的燠鸭腿啃了一半,吃得满脸狼藉的谭闻相见状停了停,保持着原来的姿势,黑亮的眼睛发滞,愣住了。

虽然燠鸭还是很香,但总觉得不大得劲。

他小小的脑子里,还不知道人情世故,只是隐约察觉了些什么,顿觉食不知味了。

正巧这时又来了两个亲戚,谭家外翁外婆迎上去寒暄,谭家外婆忍不住把这事说了,众人一块夸起卢闰闰来。一时间,小小的院子里热闹极了。

卢闰闰则开始慢悠悠地咬燠鸭,面对谭闻相的目光,她也是浅然一笑,怎么看都是和煦善良得很。

谭闻相却不肯和她对视,偷偷跑到谭二舅母身边,只敢悄然歪着脑袋偷看她。

纵然他还小,也已经察觉出这个姐姐不是表明看着那么人畜无害好说话的,看似笑面迎人,说话也特别好听,实际上可记仇了。

他默默记住,卢家的姐姐不好惹,还是小心眼。

千万不能欺负她!

还不知道谭闻相已经暗下决心的卢闰闰正继续吃着燠鸭腿。

真别说,虽然先头是为了气一气谭闻相,但她也的确惦记着外翁家附近的燠鸭,做的是真好吃。

燠鸭是在灰火中烤制的鸭,经过烤制,鸭皮被熏黑熏皱,而鸭腿骨头上方肉少的地方,很容易被烤酥,鸭油和腌料浸进肉里,咬开以后,扯出的鸭肉丝颜色都是黑的,那是极入味的表现,又酥脆又咸香,甚至令人忍不住吮吮骨头,也很香很有味道。

而外翁家边上的李家燠鸭烤制用的是果木,在烟熏的口感中,还有果木的清香,不是单纯的烟熏火燎味,滋味要比别家丰富多了。

吃完以后,谭贤娘带她去灶房,从缸里舀了一勺水帮她洗净手。

谭家没有肥皂团,只能用皂角里的皂豆搓一搓,再淋水,把手上的油给带走。

谭贤娘拿着葫芦瓢慢慢倾斜倒水,清寂平静的眉目间露出些许犹豫,“一会儿……你……”

她想叮嘱女儿些什么,但想到卢闰闰一惯对交际往来的事游刃有余,又抿唇不语,最后她道:“好了,干净了。”

卢闰闰甩甩手上的水渍,然后小心地跨过地上的那一大滩水,谭家灶房里的地是用土垒平的,沾了水很容易踩滑弄脏。

明明感觉进去洗手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但出来的时候,一瞬间从灶房的阴凉安静,变成吵闹繁杂,日头也开始展现它的威力,曝晒着每一寸土地。

乍暗乍亮,卢闰闰下意识眯了下眼睛。

等她睁开眼,面前就多了两位不怎么认得的女性亲戚,拉着她的手说她如今长得真高,又问她认不认得人?

卢闰闰完全不怯,她大大方方地笑着,说眼熟。

她甚至能反客为主,拉着人打量,夸人家比之前见着更有气色了,又说这衣裳是哪的料子,真好看云云。

只要卢闰闰想,她一张嘴就能把人哄得不知南北,笑得花枝乱颤,高兴得不行。

与她相比,今儿宴席的主要人物谭闻相就显得可怜了些。

他倒是众星捧月了,但一群人围着他,七嘴八舌地问着,一会儿又故意问点促狭的话逗弄他,弄得他手足无措,急得一脑门汗,胖乎乎的脸颊肉通红,话也说不出来了,支支吾吾地,局促极了。

他隔着一群人的间隙,瞥见谈笑风生的卢闰闰,这下是真佩服了。

她是怎么能这么自在的?

他不知道,这个是天生的,一般人学不来。

*

因着人渐渐多了,女眷们就进屋,男客坐在院子里。好在院子里一个一人长的大木桩子,边角被打磨过,看着像是把木桩横劈两半后的样子,不用愁没地坐。

就是不知当初是怎么把这木桩子搬进来的。

卢闰闰坐在阴凉的正堂里,边磕炒松子,边瞎想。

正堂里的女眷们正说的热火朝天,盖因有个人讲起了另一个亲戚家里的事,说是媒人来说过亲了,两家父母都满意得很,只等着男女相看了。谁知相看那日,男家父母出门前寻术士算了命,道男子今年能过省试,于是当时见面就反悔了。

男家没往那小娘子头上插簪子,回到家里后,着人送了两匹布。

卢闰闰听得聚精会神,她穿来许多年,对宋朝的习俗也算有了解。

宋代婚娶并非刻板印象里的完全盲婚哑嫁,这是正常的婚嫁流程之一,新人有一点自主选择权,婚前可以在园林、湖畔画舫等地方两家相见,男家相中了将簪子插入女方发髻中,这叫“插簪”,若不相中,回家赠两匹布,表示歉意,谓之“压惊”。

止步于这一步,属于正常范畴,不叫退婚。

果不其然,众人既没有谴责男方,也不曾诟病女方,只说差点运道。还有人道,若是不算那命就好了,女方岂非能嫁与进士,来日做官娘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