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开局获取金色词条免费阅读 > 第226章 天魔琴黄雪梅(第2页)

第226章 天魔琴黄雪梅(第2页)

“你的本姓,并非秦。”光影道,“你是沈砚之后,母族隐姓埋名送你入峨眉。你颈间铜舌,原是你父亲临终所铸,内藏半枚玉珏,刻有‘沈’字家徽。”

她猛然伸手探入衣领,扯下铜舌,用力掰开??果然,其中藏着一片乳白玉片,纹路清晰,正是“沈”字。

她浑身颤抖,记忆如潮水涌来:幼时母亲抱着她逃亡雪夜,口中喃喃:“记住,你说的话,比命重要。”后来她在峨眉入门试炼中听到幻音,总有一道男声在耳边低语:“孩子,别怕开口……爹没能说完的话,你要替我说完。”

原来一切都有源头。

“我叫沈素。”她终于开口,声音虽轻,却坚定如铁,“我在此,接续父志。”

话音落下,井底金光化作漩涡,将七人身影尽数吞没。他们在光中看见百年往事:景元三十一年冬,九位史官齐聚禁宫偏殿,将《默史》全文抄录于特制药纸上,再以秘法焚化成灰,混入龟兹铜镜熔炼之中。随后,他们饮毒自尽,尸体沉入御河,唯余魂魄寄于镜内,等待重见天日。

而在最后时刻,沈砚抱起襁褓中的女儿,含泪低语:“若有来世,愿你生于光明之下,不必藏头遮面地说真话。”

画面消散,七人跌坐于地,已是泪流满面。

此时,井水沸腾,一股浩然之声自地底奔腾而出,顺着山势蔓延四方。远至岭南、近至长沙,所有曾听过《春蚕曲》的人,无论老幼,皆不由自主张口吟唱:

>“春蚕不吃桑,专啃旧诏章;

>黑夜最长时,星星写文章。

>你说没人看见?你看那墙上??

>每个影子都在讲。”

歌声所及之处,奇象迭生:

长沙府衙牢房墙壁渗出墨迹,浮现被删改的判词原文;

江西书院藏书阁梁木裂开,掉下密封竹筒,内藏先帝亲笔遗诏副本;

就连京城皇宫太液池畔的柳树,也在一夜之间枯死,树皮剥落后显出四个大字:“还我真史”。

朝廷震怒。

新设立的“正音司”连夜下令全国封锁消息,派三千灭音卫巡街捉拿“传谣者”,凡家中搜出与《默史》相关物件者,一律诛连九族。更有甚者,竟在街头架起巨锅,将收缴来的书籍、手稿、甚至孩童涂鸦的纸片投入其中,熬煮成浆,美其名曰“净语汤”。

然而越是压制,反抗越烈。

泉州港一名渔妇,因儿子背诵《春蚕曲》被捕,她竟怀抱石碑跳海,尸体被打捞上来时,双手仍紧紧抱住碑文??上面写着“景元三十六年,户部尚书林某因言获罪,全家流放,途中遭劫,实为谋杀”。

太原城外,一群蒙面少年夜袭正音司分衙,放火烧毁档案库,并在墙上留下血书:“你们能烧千卷书,烧不尽万人口。”

最令人胆寒的是长安皇城角楼下发生的一幕:一名盲眼老乐师每日坐在宫门前弹琴,所奏皆为古调《政鉴录?兴亡篇》。官兵多次驱赶,甚至打断其手指,可次日他又出现,用残肢拨弦,音色更凄厉动人。百姓传言,他每弹一遍,宫墙便裂一道缝。

李承言得知此事后,默默取出一封旧信,递给秦素衣。

信是杜延年死前亲笔所书,藏于龟兹镜另一面隐格之中,直到此刻才显现:

>“吾一生助纣为虐,篡史欺君,然内心从未安宁。

>景元三十一年,我奉命监督九史官服毒,彼时沈砚对我笑曰:‘你今日杀我们,明日便有人杀你。历史不会忘记,因为它本身就是复仇之神。’

>我不信。可如今,我夜夜梦见他们围坐案前,笔不停挥,而我跪在地上,求他们让我也写一笔真话……

>若此信得见天日,请转告后来者:我不是无辜之人,但我愿做第一个悔过的刽子手。

>正音司不可纵,言井不可封。否则,江山必因谎言崩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