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参赛修士们踏入九黎塔底的光门,脚下顿时泛起阵阵柔和的星光。
还未等众人看清塔内景象,一股浩瀚的空间之力便席卷而来,眼前光影流转,失重感转瞬即逝。
陈胜只觉周身星辰之力微微一裹,再稳住身形。。。
细钢行至小镇边缘,脚步微顿。炊烟袅袅升起,在灰蒙的天幕下如丝如缕,仿佛人间最后的温柔。孩童笑声从巷口传来,清脆却遥远,像是隔着百世光阴回荡在他耳畔。他望着那群赤脚奔跑的少年,其中一人跌倒,哭声刚起,便被同伴扶起,拍拍尘土又笑闹着跑远。这一幕,竟与他第一世跪在祠堂前时,门外村童嬉戏的情景重合。
他闭了闭眼,心头一阵钝痛。
命运曾无数次试图用温情软化他的意志,让他安于轮回、甘于沉沦。可他知道,这世间所谓的“平凡”,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假寐。三天天门一日不毁,升界之路一日不断,众生魂魄便永为食粮,人皇便可借百世挣扎之力,完成最终觉醒。
而他,是唯一能斩断这条因果链的人。
他走入镇中,无人注意这个衣衫破旧、气息微弱的男子。他在集市角落买了件粗布衣换上,将青袍焚于灶火之中。火焰跳跃间,那曾属于灵界天骄的象征化作飞灰,随风散去。他不做停留,径直走向镇北那座低矮祠堂。
门扉半开,蛛网垂挂,香炉倾倒,显然久无人祭。细钢推门而入,尘埃簌簌落下。正中央,那块无字石碑静静矗立,表面斑驳,裂纹纵横,却依旧散发着一丝极淡的金芒??那是“固定”天赋本源与之共鸣的痕迹。
他走上前,指尖轻抚碑面,低声唤道:“第一百零一世,我回来了。”
刹那间,石碑震颤,血纹浮现,比先前更深、更烈:
**“天赋:固定(道品)”**
**“当前任务:摧毁三天天门,终结升界之路。”**
**“进度:0%”**
**“奖励:若任务完成,可许一愿??逆转任意一段既定因果。”**
细钢瞳孔微缩。
逆转因果……他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柳清瑶坠崖那一幕。第三世,她为替他挡下人皇傀儡的致命一击,纵身跃入万丈深渊,魂魄碎成七片,连轮回都不曾入。他曾遍寻九幽,只寻得一片残魂寄于古剑之中,最终也因天道压制而湮灭。
若真能逆转那一段因果……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波澜。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三天天门,位于人域之上、灵界之下,乃天地晋升之枢纽,由三大守门使镇守,每一人都拥有接近大乘期的修为,且身融天门法则,近乎不死不灭。以他如今筑基初期的修为,连靠近都难。
但他有“固定”。
这不仅仅是一个天赋,更是他对命运发起的挑战书。
他盘膝坐下,闭目凝神,开始梳理体内残存的百世记忆与经验。虽修为被压至筑基,但神识强度远超同阶,识海深处仍藏着无数功法残篇、阵道秘解、丹方禁术。更重要的是,他记得每一世失败的原因??哪一次是因为心魔提前觉醒,哪一次是因盟友背叛,哪一次是因天劫时间错位……
他要做的,不是重走老路,而是重构修行体系。
三日后,细钢走出祠堂,手中多了一卷手抄经文,乃是他以神识刻录而成的《百世修途精要》。此书中,融合了百世修炼所得,剔除冗余,只留最高效路径。例如,他发现自第二十三世起,每突破一个大境界,必遭雷劫增强一成,显然是命运在刻意打压。于是他在书中标注:“避劫之法:于子时阴气最盛时突破,辅以‘逆息诀’扰乱天机感应。”
又如,他总结出“固定天赋”并非只能固化他人赋予的天赋,亦可固化自身状态。比如,在某一世他曾短暂获得“瞬移千里”的异能,虽仅维持一刻钟,但他若能在能力消失前将其“固定”,便可永久掌握。
但这需要极强的灵魂掌控力,稍有不慎便会反噬神识。
“眼下第一要务,是恢复修为。”细钢低语,“但不能按常理来。”
他离开小镇,前往百里外的“黑脊山脉”。据传此地埋有上古人族战将遗骸,其骨髓中蕴含“战魂精气”,可助修士洗髓伐脉,尤其适合无灵根者。而他第一世正是靠祖血唤醒天赋,本质上也是无灵根之体。
山路崎岖,毒瘴弥漫。途中遭遇数波山匪,皆被他以巧计脱身。直至第七日,他抵达山脉腹地,找到一处塌陷的古墓入口。墓门前立着一块残碑,字迹模糊,依稀可见:“忠勇侯李铮,护国战殁,葬骨于此,镇邪不散。”
细钢拱手一礼:“借道一用,他日必还。”
说罢,运转体内残存灵气,引动神识波动,模拟出“守墓傀儡”的频率信号。片刻后,地面震动,两尊高达三丈的石像缓缓睁眼,手持巨斧,迈步而出。
他不退反进,身形一闪,已贴至左侧石像背后。右手并指如剑,点向其后颈一道裂缝??那是他在第六十七世研究机关术时,发现此类傀儡的能量核心所在。
“破!”
一声轻喝,指尖金光一闪,石像猛然僵住,轰然倒地,化为碎石。
另一尊怒吼扑来,细钢却不硬接,反而跃上其肩,顺着关节缝隙钻入内部,直取中枢晶核。三息之内,晶核剥离,光芒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