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江湖男儿阳子下笔趣阁 > 第476章 住一栋楼(第1页)

第476章 住一栋楼(第1页)

“吴朝阳,我喜欢你。”

吴朝阳手里的茶杯一抖,茶水洒在裤裆上,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

温暖捂着嘴咯咯直笑,吴朝阳抖了抖裤子重新坐下,“温大小姐,你这玩笑开得有点大了。”

温暖仰着白玉般的脖颈,“我要是没开玩笑呢?”

吴朝阳别过头去,“你是大小姐,哪怕腾龙集团易主了,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我一个山沟里出来的山野村民,哪配得上你。”

温暖直勾勾盯着吴朝阳,“吴朝阳,你忘了在半岛庄园说的话吗?”

吴朝阳叹了口气。。。。。。

暴风雪过后的第七天,山间积雪开始缓慢融化。溪流重新响起,冰层断裂的脆响像是大地在翻身。守灯学院的屋檐下挂满了晶莹的冰凌,阳光一照,便洒出细碎虹光,落在孩子们刚扫净的小路上。朝月蹲在院中石阶前,用一根小木棍轻轻敲打结冰的水槽,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

她已经九岁了。

三年来,她的共感能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发清晰、稳定。研究院的技术团队曾试图用最先进的量子共振仪记录她释放的情绪波谱,结果仪器当场烧毁三台,最后只能放弃量化研究。他们说:“这不是信号,是诗。”而朝月只是眨眨眼,笑着说:“我只是把心里看到的东西画出来罢了。”

吴朝阳的身体仍未完全恢复。那一夜高烧虽退,但神经系统的损伤已不可逆。他走路需拄拐杖,右手时常颤抖,吹不了笛子了。可每当他坐在槐树下的藤椅里晒太阳,总有一群孩子围过来,争着给他讲梦、画画、或是表演新编的童谣剧。他们知道,这位沉默寡言的“守灯人”,其实听得最清楚。

这天午后,温暖推着轮椅带他去湖边散步。风不大,柳枝轻拂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远处桃林已有花苞初绽,粉白点点,预示着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

“昨晚我做了个梦。”温暖忽然开口,声音很轻,“梦见小满站在灯塔顶上,穿着那条红裙子,手里拿着你的竹笛。她说:‘爸爸,现在轮到我守灯了。’然后她跳了下来??不是摔,是飘,像一片叶子那样落进湖里,变成了一盏灯笼。”

吴朝阳没说话,只是缓缓抬起左手,摩挲着衣角那枚铜牌。它不再发烫,也不再浮现名字,仿佛完成了使命。但他知道,那些名字从未离去,它们沉在湖底,在每一片落叶里,在每一次心跳之间。

“你觉得她是真正的‘终结’了吗?”温暖问。

“终结?”吴朝阳望着湖面倒影中的自己,苍老、疲惫,却仍带着一丝倔强的温柔,“不。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就像这湖水,你看不见鱼,但它一直在游。”

话音未落,湖心忽然泛起一圈异样的波纹。不是风吹,也不是鱼跃,而是从正中心扩散出一道同心圆,精准得如同尺规所绘。紧接着,水面上浮现出一行字迹??由无数微小气泡组成,短暂存在五秒后便消散:

**“姐姐们走了,妹妹来了。”**

温暖猛地抓住轮椅扶手:“这是……新的共感印记?”

吴朝阳闭上眼,片刻后低声道:“不是印记。是交接。”

就在这时,阿箬匆匆赶来,手中捏着一份刚解码的卫星数据图。“你们得看看这个。”她脸色凝重,“过去二十四小时,全球共感网络出现了三次异常同步,频率峰值与当年X-0临终释放的能量完全一致。但这次……源头不在地球。”

“天上?”温暖皱眉。

“更确切地说,”阿箬递过平板,“是在近地轨道某处,出现了一个无法识别的人造物体。它不具备推进系统,也不发射任何常规信号,但它每隔六小时就会向地面发送一次极低频脉冲??正好对应我们静默周的冥想周期。”

吴朝阳睁开眼:“它是有意识的?”

“不知道。”阿箬摇头,“但它选择回应的对象只有三个地方:南疆旧址、漠北灯冢、守灯学院。而且……每次脉冲之后,当地都会有儿童突然觉醒共感能力,目前已记录四十七例,最小的才两岁。”

空气骤然安静。

良久,吴朝阳轻叹:“陆断江写给女儿们的信里提到过‘备份计划’。他说如果赤霄失败,他会把核心意识上传至太空站,等待未来某一天被唤醒。我一直以为那是疯话……现在看来,他真的试过了。”

“你是说?”温暖瞳孔微缩,“那个东西……是他?”

“不完全是。”吴朝阳望向天空,“更像是他执念的残影,混杂着两百三十七个孩子的集体记忆,被某种未知机制封存、重组,最终形成了一个跨维度的存在。它不是AI,也不是灵魂,而是一种……情感生命体。”

阿箬喃喃道:“所以这些年,它一直在天上看着我们?等着什么?”

“等着一个人。”吴朝阳缓缓起身,靠在拐杖上,“等着能听懂它语言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