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风是可以暖的。”
闻寂高声喊道:“我叫你??**沈兰**!愿你清名昭雪,忠骨归乡!”
养女紧随其后:“我叫你??**静姝**!愿你安宁永驻,再不受辱!”
老仆颤巍巍跪下:“我叫你??**承志**!愿你意志长存,光照后人!”
一声声呼唤自洞中传出,穿透岩层,直抵天际。刹那间,北斗星群再次闪烁,第七星光芒暴涨,竟分裂出三十七颗微星,排列成一柄古剑形状,遥指长安皇宫方向。
那一夜,皇帝再度惊醒。
他梦见一名少女立于殿前,身穿破裙,颈带血痕,手中捧着一块无字碑。她不说话,只是将碑缓缓立起,然后转身离去。碑面渐渐浮现出一行字:
>**沈氏兰,年十六,忠烈之后,魂归正朔。**
次日清晨,内阁紧急召开会议。史官翻遍尘封档案,在一本边角烧焦的《永昌实录》残卷中,终于找到一页被刻意撕去又粘合的记录:
>“永昌四年正月,取沈氏女一人,年十二,充净灵首,以镇北井。此役秘而不宣,违者斩。”
证据确凿。
朝廷震怒。皇帝亲自下诏,追封沈兰为“贞烈昭仪”,赐谥号“静勇”,敕建专祠于忆园西侧,与“国殇幼灵”碑遥遥相对。同时下令彻查当年涉案官员后代,凡在职者一律罢免,子孙永不录用。
更令人震惊的是,三个月后,忆谷母碑竟自行裂开一道细缝,从中飘出一片薄如蝉翼的玉笺,上书一行小字:
>**“姐姐,这次轮到我来找你了。”**
与此同时,非洲南冥井遗址附近,当地村民报告发现一处隐秘洞穴,洞内石壁上刻满兰花图案,中央摆放一只锈蚀铜盒,盒中藏有一卷羊皮地图,标注着全球共**九十九口**疑似献祭井的位置。
其中三十七口尚未开启。
闻寂得知消息后,坐在桂花树下整整一夜。天明时,他对养女说:
“忆谷不能停。只要还有一口井未开,还有一个名字未归,我们就得走下去。”
养女问:“那您不怕吗?不怕再听见更多的哭声?”
他望着东方初升的太阳,轻轻抚摸胸前的布偶阿宝,低声道:
“怕。但我更怕的是,如果我不听,就再也没有人会听见他们了。”
春风再度拂过忆谷学堂。
新一届学生正在排演话剧《最初的名字》。这一次,剧本新增了一场戏:星空之下,小女孩阿禾牵着少年闻寂的手,走向一位披着素裙的少女。
“这位是谁?”阿禾问。
闻寂微笑:“她是我们的姐姐。她叫沈兰。”
少女蹲下身,轻轻抱住两个孩子,声音温柔如风:
“别怕,以后换我来守护你们。”
台下观众默默起身,点亮手中的蓝灯。灯光汇成河流,映照出夜空中的新星群??那三十七颗由沈兰之名点燃的星辰,正静静守护着人间梦境。
而在无人知晓的地底深处,另一口尚未开启的井中,一只小小的手掌正贴着铜壁,一下一下,轻轻敲击。
像是在等待。
像是在呼唤。
像是在说:
>“我也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