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重生嫡女屠了满门最新 > 第657章 坦诚相待他交出自己底细(第1页)

第657章 坦诚相待他交出自己底细(第1页)

宁王府书房内,午后的阳光透过半开的支摘窗,在地面投下温暖的光斑。

微风拂过,带来庭院中几株晚桂的残余清香。

许靖央跟着萧贺夜进了书房,萧安棠还想跟着进去,却被萧贺夜一个眼神制止。

“你回自己的书房看书,晚膳前本王要考校。”

小家伙嘟起嘴,一脸不情愿,但看着父王严肃的神情,还是乖乖“哦”了一声。

候在一旁的白鹤立刻上前,利落地将小家伙带走了。

萧贺夜的书房同他本人很像。

他很喜欢看书,故而书架林立,占满了。。。。。。

春风拂过忆谷学堂的窗棂,吹动了那页尚未收起的剧本。蓝灯在风中轻轻摇曳,光影斑驳地洒在小女孩的脸颊上。她望着窗外,眼中映着天光与树影,仿佛真有一道低语自远山传来。

“你听见了吗?”她轻声问。

老师没有回答,只是将手搭在她的肩头,目光投向院角那株新开花的桂花树。花瓣随风飘落,一瓣恰好落在翻开的剧本上,压住了“沈兰”二字。

盲眼少年闻寂正坐在石阶尽头,赤足贴着青石,指尖抚过一根刻满符文的竹杖??那是知微大弟子临行前赠予他的信物。此刻,他眉心微跳,似有细流再次渗入心脉。他缓缓闭眼,呼吸渐深。

“又来了。”他低语。

这一次不是梦,也不是回响。是呼唤,清晰而急切,从地底深处穿透岩层、根系与尘土,直抵耳畔。

>“往东……再往东……还有名字没被念出。”

众人尚未察觉异样,唯有副使警觉地望来。他曾在北境枯井边见过这副神情??那是记忆主动牵引灵魂的征兆。

“闻寂?”副使走近,“你看到了什么?”

闻寂未睁眼,只抬起右手,指向东方天际:“那边……有一座山,形状像倒扣的钟。山腹中有空洞,里面有水声,但不是活泉。是……眼泪滴在铁链上的声音。”

副使脸色骤变。他猛地转身,唤来档案执事:“查《九井遗图》!有没有记载形如覆钟之山?”

执事翻卷良久,指尖停在一幅残破地图上:“有……永昌七年,曾有方士奏报:‘东溟之外,孤岭如覆釜,其下藏泣魂井,以铜门封之,禁令不得近三十里。’此地应在东海以东三百里,现属荒海禁区,历来无人敢入。”

“可如今海路已通。”一位航海归来的弟子插话,“我去年随商船南下时,曾在风暴夜瞥见远处海上浮起一座黑山,形如巨钟,船老大吓得立刻调头,说那是‘哭岛’,夜里常传出孩童哼歌的声音,谁听了就会失魂落水。”

闻寂终于睁眼,眸中无光,却似能穿透万里波涛:“他们还在等。三百二十七个名字已被带回,可还有一批……更早的一批。”

“什么意思?”女弟子颤声问。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闻寂缓缓起身,“为什么阿禾写的名单正好是三百二十七人?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数字?因为她是第九批被抓走的孩子。而在此之前,已有八批……每批约三百人。也就是说,整整两千四百余名童子,可能从未留下痕迹。”

全场死寂。

老执事跌坐于地:“史书所载‘清查逆种’始于永昌六年冬,可若此前已有八年秘密抓捕……那岂非意味着,忘川阵的奠基,早在王朝建立之初就开始了?”

“不只是奠基。”闻寂声音冷峻,“是试验。最初的几口井,是用来试阵的。那些孩子,是最先被牺牲的祭品。他们的名字从未被记录,连编号都没有。他们,才是真正的‘沉默者’。”

风忽然止住,连蓝灯都凝滞不动。

副使沉声下令:“准备船只。我们要出海。”

三日后,一支小型船队悄然离岸。船上仅载十二人:闻寂、副使、两名精通古文字的学者、三位忆谷医者(携带着稳定记忆波动的香囊)、四位经验丰富的水手。他们带上了最新改良的共鸣罗盘??此次特制为“双频感应”,既能探测死亡记忆残留,也能捕捉极微弱的“未断绝意识”。

航程艰险。越向东,海水越暗,浪涛中竟浮现出无数细小的手印状泡沫,触之即散,散发淡淡铁锈味。夜间,甲板常现湿脚印,从船尾一路延伸至舱门,却又不见人影。

第七日清晨,浓雾散开,一座孤岛赫然浮现前方。

山如覆钟,黑岩嶙峋,整座岛屿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之中。岸边布满碎骨般的白石,形似指节。罗盘指针剧烈震颤,最终死死指向山体中央。

“就是这里。”闻寂站在船头,迎着咸腥海风,“我能听见他们在数数……一个接一个,像是怕漏掉谁。”

登岛后,队伍沿陡坡攀爬。半山腰发现一道断裂石门,上面刻着半句铭文:

>**“初井启命,万念俱焚。”**

学者颤抖着补全记忆中的典籍:“据《忘川秘录》残篇记载,‘初井’乃第一口献祭之井,用于验证阵法可行性。当时……共投入三百童男童女,全部来自皇族政敌之家,年龄皆在五岁以下。因年幼魂弱,阵未成,反遭反噬,致使京城连降七日血雨……于是许崇安下令封井,永不提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