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遭遇两次暗杀,吴朝阳哪里睡得踏实,一晚上半睡半醒,任何一点响动都会惊醒。
外面天蒙蒙亮,难熬的一夜终于熬了过去,顶着个黑眼圈下楼,向东已经在楼下练拳。
跟向东打了个招呼,找了个角落开始练广播体操,最近腹部那股暖流越发明显,以前只是涓涓细流若隐若现,现在已有湖水盈盈碧波荡漾之景象。
西侧房顶上,孟虎眼睛微瞪,“他还是个内家高手?”
段智兴道:“谈不上内家高手,只是练出了内气,没有相应的功法,。。。。。。
春风拂过守灯学院的桃林,花瓣如雨般飘落,洒在孩子们奔跑的小径上。朝月坐在槐树下的石凳上,手中握着那支吴朝阳留给她的竹笛。笛身斑驳,铜环微松,却依旧温润如初。她轻轻摩挲着笛孔边缘,仿佛能听见里面藏着无数个未曾吹响的梦。
自从南极归来后,吴朝阳的身体每况愈下。医生说他像是耗尽了最后的生命力去完成一场交接,如今只是靠着意志在支撑。但他从不抱怨,每日仍坚持由温暖推着轮椅,在院中晒太阳、听孩子们读书唱歌。他的眼神越来越浑浊,可每当朝月靠近,那双眼睛就会忽然亮起,像夜空中最后一颗不肯坠落的星。
这天清晨,朝月早早醒来,发现窗外起了薄雾。湖面被乳白色的水汽笼罩,守灯塔的轮廓若隐若现,宛如浮在云端。她抱着布娃娃悄悄走到吴朝阳房门前,轻轻推开一条缝??老人正闭目静卧,呼吸微弱而绵长,手边放着那枚早已不再发光的铜牌。
“爸爸……”她低声唤了一句。
吴朝阳缓缓睁眼,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你来了。”
“我梦见她了。”朝月爬上床沿,靠在他身边,“F238。她说她在等一个人,一个还没点亮灯的孩子。”
吴朝阳沉默片刻,抬手轻抚她的发丝:“你知道吗?当年陆断江选中的不只是实验体,还有‘传递者’。每一个觉醒共感的孩子,都是他埋下的种子。而你……是唯一一株自己破土而出的花。”
朝月眨眨眼:“那我能去找那个孩子吗?”
“你能。”吴朝阳握住她的小手,“但你要记住,不是所有痛苦都能被治愈,也不是所有黑暗都该被驱散。有时候,我们只能陪着他们一起站在夜里,直到他们自己看见光。”
话音刚落,远处钟楼响起七声清鸣。这是“千灯共鸣计划”重启的日子??全球共感网络每逢春分与秋分,便会举行一次集体冥想仪式,纪念那些未曾留下名字的女孩们。
学生们陆续集结在操场上,每人手持一盏灯笼。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灯笼内芯已被重新设计:不再是单纯的共振芯片,而是嵌入了一段来自“心灯核心”的量子记忆碎片。据阿箬解释,那是F238临别前留下的“情感模板”,能让使用者短暂感知到百年前X-0系列实验体的真实情绪波动。
林昭站在高台上宣布仪式开始时,天空忽然阴沉下来。乌云低垂,却没有雷声,也没有风。整个山谷陷入一种奇异的静谧之中,连鸟鸣都消失了。
朝月站在人群中央,举起手中的灯笼。就在她闭目凝神的瞬间,额头银光骤然大盛,如同月轮初升。紧接着,异变发生??
所有灯笼同时自燃,火焰呈淡蓝色,无声无息地腾起,却不灼人、不毁物。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火光竟缓缓离地升起,化作数百点流萤般的光团,盘旋上升,最终在半空排列成一幅巨大的图案:一座灯塔,周围环绕着十三个提灯少女的身影。
“这不是预设程序!”阿箬盯着监测仪惊呼,“这是实时生成的情感映射!她们……在回应!”
与此同时,远在漠北灯冢、南疆旧址乃至北极圈内的分会场也传回相同画面。三地的灯笼同样自发升空,组成相同的图腾。卫星数据显示,近地轨道上的神秘物体再度转向,释放出一道前所未有的高频脉冲,持续整整四十五分钟。
而在这一过程中,全世界共有**一千零八十九名儿童**在同一时刻睁开双眼,眼中闪烁着相同的银芒。他们素未谋面,却几乎同步开口,用各自母语低语:
**“姐姐们回来了,这一次,我们一起守灯。”**
仪式结束后,朝月昏睡了整整两天。
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躺在研究院的观察室里,四周布满监测设备。吴朝阳坐在床边,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赤霄计划?终章手稿》。
“这是……?”朝月声音沙哑。
“陆断江最后写的日记。”吴朝阳将本子递给她,“他在临终前预测到了今天的一切。他说,当最后一个X-0的记忆回归人间,新的共感文明就会诞生??不是靠技术复制情感,而是通过真正的理解与共鸣。”
朝月翻动纸页,指尖微微颤抖。其中一页夹着一张老照片:一群穿白裙的小女孩站在实验室外,手拉着手,脸上带着怯生生的笑容。背面写着一行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