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这年代的星城,大大小小的商会组织很多,几乎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商会。
像是苏文娴身上的塑胶协会和报业协会都属于新兴的商会,建立的时间并不长,影响力也仅限于本行业内部。
真正老牌并且有强大影响力是星城四大商会,苏文娴目前只加入了一个华商工厂主联合会,这是一个由众多工厂老板们组成的庞大联合商会,加入商会的工厂主们大多是塑胶、纺织、五金等相关行业的。
苏文娴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塑胶协会会长,在工厂主联合会的董事换届选举之中,很轻松地就坐上了董事的席位。
然后被推举到广华三院——星城真正最顶级的大华商人脉圈。
如果说老牌的四大商会统治着星城的工商界,那么广华三院里的董事们就是星城的华人统治者们。
想进入这个圈子必须得有商会推荐,同时她还为广华三院捐赠了10万元,用来开一间对工人免费的慈善诊所,得到了一块被广华三院敲锣打鼓送到何家老宅的‘积善之家’的牌子。
同样的牌子托何老太爷与大伯何宽寿的福,何家已经有好几块了。
曾经的何老太爷与何宽寿都做过广华三院的三年期总理,如今轮到苏文娴拿着这块牌子进了广华三院。
同时也托她爹的福,等何宽福今年正式从董事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明年她就能正式成为广华三院董事会的一员。
也是唯一的女董事。
所以今天苏文娴的出席很惹眼。
董事会这三年的总理是陆老爷陆振雄,他看到苏文娴出现在这里时脸上的笑容仍旧那么和蔼,就像是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有成就那般欣慰,对何宽福道:“我们真是老了,得给年轻人退位了。”
“你们家的阿娴还有蒋家的阿慎,我们广华三院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做事。”
如果不是前一阵何家与陆家因为报业集团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在座的人都会以为这对老襟(连襟)好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在报业集团这件事上,几乎完全是陆家与何家这一代两个家族未来话事人的切磋。
苏文娴以有心算计了陆沛霖的无心,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让陆沛霖把何家的报业集团吐了出来,从而成就了她成为新一任何家话事人。
何家的话事人必须成为广华三院的董事,将来还得坐上广华三院总理的位置,这就是何家在星城地位的体现。
如果坐不上的话,就是苏文娴这个新任话事人的失败,现在她一举一动代表的都是何家。
当然,对面已经作为广华三院董事坐在这里的蒋希慎同样代表的是蒋家。
他在两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广华三院的董事,比当年三十岁成为董事的陆沛霖还年轻几岁坐上这个席位。
当年才二十四岁的广华三院董事蒋希慎,已经让各大家族的老狐狸由衷地赞叹一句青年才俊。
而如今才20岁出头的苏文娴又打破了蒋希慎的记录,成为最年轻的东华三院董事,同时已经是何家现任话事人。
头上顶的名头已经有两个协会会长了。
说一句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在座的老狐狸没有一个反对。
何宽福听到自己的妹婿陆振雄说这种仿佛毫无芥蒂的话,他自然也笑着说:“是啊,我老了,让阿娴来操心吧,我们这些前浪要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了。”
要拼演技的时候,在做的大佬们都可以去争金像奖,找不到一丝演的痕迹。
会议前闲聊了几句之后,众人才开始开会。
大多是一些近期广华三院的慈善救助以及善款的使用情况。
苏文娴一本正经地听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来参会之前虽然看了一些资料,但是真坐在这里的时候听得她昏昏欲睡,有点像上辈子的领导口中的‘我就再讲两句’,结果讲了一大堆。
她的视线偶尔会落在对面的蒋希慎身上,但他一直没有看她。
终于等来了会议后的小型鸡尾酒会,这才是今天参会的重点。
因为总督也来了。
广华三院之所以这么牛逼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它承接了殖民政府的一部分公共职能,尤其在医疗、教育、卫生方面,华人对广华三院的信任度要比对殖民政府高很多。
直白点就是影子政府。
总督作为一个空降来的洋人大领导除了下面的华民事务署来帮他统治星城的华人之外,还需要这些华人大家族帮他稳定星城。
因此广华三院每个月的慈善鸡尾酒会上,总督都会过来与众人小酌两杯。
总督不是第一次见苏文娴了,尤其是几年前在跟米国的塑胶花公司打官司那一次,总督对这位年轻貌美的华人女孩印象十分深刻。
那时她不过是个塑胶花厂的工厂主而已,这才几年的功夫,她已经执掌了何家,并且跻身广华三院的董事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