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兰儿要跟着街坊家的小姐姐去放花炮。”翠金与沈如并排站在炒锅前炒芝麻,“我就跟她说,那你去吧,反正我要去跟你阿绫哥哥一同摇元宵。结果,她就非要跟来。”
阿绫在一旁泡红豆,兰儿粘着他,东问西问,恨不能将皇宫问个底朝天。
京城好吃的多吗,花炮是不是比玉宁的还好看,皇子公主身后是不是都跟了十几个人,有人替他们穿衣,有人替他们梳头,有人替他们喂饭。
翠金前两日才提到说小丫头如今不好好吃饭,每顿饭都要追在后头喂。
“不是啊,就算是公主们也是顶守规矩的。”阿绫看到翠金在后头使眼色,心领神会,“若是不好好吃饭,到了时辰饭菜就会撤下去,就算饿了,也没得吃。”
“啊……”小丫头失望地瘪了瘪嘴,众人哄堂大笑。
“听说,皇帝动不动要砍人脑袋的!是真的吗?那阿绫哥哥你要乖一点啊!”兰儿忧心忡忡。
阿绫愣了愣,低头看着那一本正经的小脸:“好,哥哥乖。那兰儿也要乖啊。”
气氛愈发轻松热络,他安静坐在一旁,抱着舂臼,默默锤碾着香气饱满的糯米,直到雪白的米粉盛满竹青的笸箩,月亮趋近正圆,爬上中天。
兰儿自小在绣庄长大,才3岁多,便也学着臭美。阿栎故意抹她一脸糯米粉,小丫头气的满屋追着他打,阿栎使坏,每次都故意被追到,眼见兰儿要得手,又飞快甩开她,叫她扑空。
“行了你别陪她闹了。看给兰儿气的。”沈如拦住气喘吁吁的小丫头,“兰儿来,摇元宵了。”
说着,她将院中石桌上炒好冻硬些的馅料拿进屋来,黑色是芝麻,金色是花生。
翠金环抱着兰儿,扶着她的小手抓在笸箩边缘:“阿婆怎么教你的来着?”
小丫头努力地抓住竹笸箩的边缘一起摇晃着,看着里头的馅料裹上了一层又一层糯米粉,逐渐浑圆起来,口中念念有词:“摇一摇,平安到,摇一摇,团圆到,芝麻花生蜜蜜甜,蚕神灶神开口笑。”
“呀,我忘了拿干桂花!”翠金一拍大腿,“阿栎,你跑一趟我家吧!这两日我可没空过来,明日得带这丫头回去看她外祖,后日上元节夜,要去她祖父家吃团圆饭。”
“行。兰儿,快,带我去你家!”阿栎一把抄起小姑娘往胳膊底下一夹,扭脸问道,“阿绫,你去吗?”
他点点头,不知为何,眼前愈是温馨,心里就愈惦念那个人。
人月两圆,每家每户未合拢的窗子门缝里不断飘出欢声笑语。
满街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阿绫终于停住脚步:“阿栎。”
“嗯?”兰儿扛在肩上,阿栎小心翼翼扶着她的小手转身,一大一小同时盯着阿绫问,“怎么了?”
“阿栎,你知道驿站在哪对吧?”
“当然知道啊……”阿栎蹙眉。
“那,明日你记得午后去找老邱,别丢三落四忘了东西。”阿绫嘱咐道,“虽说玉宁不冷了,但京城应该还凉,手炉千万别忘了带回去,披风也好好穿着。没用的东西少带。”
阿栎疑惑地看了他一会儿,拧紧的眉毛忽然展开,撇了撇嘴:“……知道了。可,你让老邱等我,你一个人要怎么走?”
阿栎没问他要去哪里。
事实上,世上也没其他什么人让阿绫牵肠挂肚了。
“骑马呀。”阿绫笑笑,转身往驿站飞奔过去,跑出几步又回过头,“京城等你!”
希望,还有马。
与老邱打了招呼,阿绫租了马,简单收拾行装,深宵启程,手中提了盏灯照亮。
玉宁到京城一千四百里,官道一马平川,每隔三十里设有驿站,俗话说老马识途,老邱替他挑的是有些年纪的马,开始只是慢跑,熟练后也不知自己哪里来的胆子,开始在月色下空旷的道路间飞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