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个时辰,一支由一百二十人组成的精悍小队集结完毕。
夜色如墨,韩大带着小队轻装上阵。
众人皆是黑衣黑甲,马蹄裹布,悄无声息地朝着戎狄后方的荒漠潜行。
一路上,韩大不断提醒众人保持警惕,利用沙丘与灌木丛隐蔽身形。
行至离敌军运沙队伍约五里处,韩大命众人停下休整,他带着几名老兵爬上高处侦查。
借着月光,只见荒漠中灯火点点,戎狄士兵正排成队列,扛着沙袋来回穿梭。
运沙队伍绵延数里,每隔一段距离便有火把与岗哨,戒备森严。
韩大观察片刻,心中已有计策。他将小队分成四组,每组三十人,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动突袭。
“听我号令,待岗哨换班时,以火箭为号,同时发动攻击!”韩大低声下令。
时辰一到,随着“嗖”的一声,一枚火箭划破夜空。
四组人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向运沙队伍。韩大亲率一组,直奔敌军粮草存放处。
他们弯弓搭箭,火箭如雨般射向粮草与营帐。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杀!”
韩大一声怒吼,挥刀冲进敌阵。
小队成员个个以一当十,专挑落单与慌乱的敌军下手。
戎狄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四处逃窜。
负责守卫的骑兵想要集结反击,却被韩大等人的游击战术搅得阵脚大乱。
韩大一边杀敌,一边留意着战局。
见敌军渐渐有了组织,他立即吹响口哨,示意撤退。
众人按照事先约定的路线,分散撤离。
戎狄士兵想要追击,却因夜色与混乱,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支突袭小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由于韩大的战马是精挑细选的西域良马,而戎狄所骑乘的是蒙古马。
西域良马体型高大,爆发力强,奔跑速度极快,在短距离冲刺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比之下,蒙古马虽耐力出众,适应艰苦环境,但在速度方面稍逊一筹。
韩大在制定突袭计划时便将马匹的优势考虑在内。
突袭讲究的就是速战速决,凭借西域良马的速度,能够在发起攻击时迅速突破敌军防线,给予敌军沉重打击。
而在撤离阶段,西域良马的快速奔跑能力,能让他们迅速拉开与戎狄追兵的距离,摆脱追击。
这一战,韩大的小队烧毁敌军大量粮草与沙袋,斩杀敌军百人,而己方仅轻伤数人,大获全胜。
消息传回军营,全军士气大振,那些曾对韩大有成见的将士,也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又经过几天的袭扰,戎狄也知道自己用沙袋填堑的计划已经无法实施,用沙袋填平了护城河以后,只能使用云梯强攻。
雁门关这边,每次出城前去袭扰的人越来越多,可回来的始终只有一部分。
士兵看着旁边逐渐空荡的帐篷,慢慢的也让人起了疑心,可上报给上级,上级却对此事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