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豆瓣 > 第58章(第2页)

第58章(第2页)

这是华夏历史上,首次在帝制时代实现了政权的和平更迭,是空前的政治创新,令当时大部分儒家极度振奋,如果这条路成为常态,今后政权更迭这样的大事将摆脱暴力与阴谋。而在这个过程里,今文经学奉献了关于祥瑞、灾异和符命的微言大义,古文学贡献了制礼作乐的制度办法,今古文经学的“合作”远多于争议。

不知道当时是否有儒生经师们想到:王莽的天下能坐久吗?他万一失败了呢?如果他失败了,儒家这整套的政治理想还有第二次付诸实践的机会吗?

注释:

1 以上,《汉书·盖宽饶传》,第3245页。

2 皮锡瑞:《经学历史》,第90页,中华书局,1959。

3 《汉书·沟洫志》,第1697页。

4 李若晖:《久旷大仪:汉代儒学政制研究》,第94页。

5 《汉书·盖宽饶传》,第3247页。

6 《汉书·盖宽饶传》,第3247页。

7 《汉书·萧望之传》,第3286页。

8 《汉书·萧望之传》,第3287页。

9 《汉书·元帝纪》,第298页。

10 弘恭在萧望之死后不久病死,石显继任中书令,直至汉成帝即位后才失势。

11 《汉书·元帝纪》,第299页。

12 所以2015年海昏侯墓出土“张侯论”诞生之前的《论语》版本残简,就引起了强烈关注。

13 《汉书·翟方进传》,第3417页。

14 黄一农:《星占、事应与伪造天象——以荧惑守心为例》。

15 张嘉凤、黄一农:《中国古代天文对政治的影响:以汉相翟方进自杀为例》,载王健文主编:《政治与权力》,第177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6 刘歆生卒年不详,从他活动的时间上下限看,与王莽年龄相仿。

17 陈侃理:班固《五行志序》全袭刘歆之说,后代《五行志》也相继沿用,影响深远。见《儒学、数术与政治》,第130页。

18 对扬雄到长安入仕的时间,史书记载前后矛盾,亦有错讹,历来各家争议颇多。鉴于可靠文献不足,这里采纪国泰之说,见《亦论“扬雄至京、待诏、奏赋、除郎的年代问题”》,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4期。

19 蒙文通:《井研廖季平师与近代今文学》,见《经学抉原》,巴蜀书社,1995。

20 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见《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9页。不过,古文经所倚重的《周礼》大概是战国时期形成,其对周代礼乐制度的设计是对战国时期新的官僚体制的反应,不是真正的周代礼制,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当然,对笃信古文的汉儒来说,《周礼》就是周代礼制。

21 儒家经学的今古文问题非常复杂,自古特别是近代以来,经过廖平、康有为、皮锡瑞、周予同等学者的努力,再加上百年来现代学术研究的积累,对相关问题有了很深的理解,但至今还不能说有“标准答案”。鉴此,限于本书的篇幅和目的,这里仅能对今古文经学的问题做极简、极笼统的描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