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mobi > 第60章(第1页)

第60章(第1页)

但班固的指责,至少说明王莽要通过服制来重新定义与王氏家族的关系,明确自己作为摄皇帝,和汉家、王氏在宗法上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周公不曾遇到的问题,因为周公本身就是周王室成员,而王莽是外戚。

几年前,王莽曾因“为人后”的伦理大义,诛灭了汉平帝的母家卫氏家族;新城侯金钦只是说了几句有违“为人后”之义的话,就被斥责为“乱国、不孝、大不敬”,最终自杀了结。

如今轮到王莽自己了。一方面,他应该是愿意承汉室之后的,这意味着他离真皇帝更近;但另一方面,若为汉室之后,按照“为人后”之义,他就不能为自己的母亲服孝子之丧,但他早年是凭孝敬母嫂才声名鹊起,如果操作不好,将会人格破产,名誉扫地。

孝敬之名声和奉祀之礼仪,令王莽陷入了矛盾。

而且,王莽凭什么算作刘姓的“为人后”呢?有什么依据呢?

刘歆站了出来。

刘歆与众多博士儒生讨论了王莽的服丧之礼,证明王莽确实有资格承汉室之后。其中关节是:王莽是按照太皇太后的诏令居摄,太皇太后是汉室的“天下母”,有资格让王莽“奉汉大宗之后”7;王莽虽是王政君的侄子,但宗法上要“奉共养太皇太后”8,这就构成了一条勉强说得过去的宗法关系。

按照《仪礼》,父亲去世,孝子要服最重的“斩衰”。父在,母亲去世,要服次一等的“齐衰”一年;若父亲先已去世,母亲又去世,服“齐衰”可以到三年。假如一户人家有正妻生的嫡子,有妾生的庶子:嫡子死了,庶子继承家业。当庶子的生母去世,因为庶子宗法上的母亲是正妻,庶子只能为生母服亲戚里最轻的“缌麻”。

“缌麻”有多轻?一个人为外孙、外甥服丧就服“缌麻”。比“缌麻”还轻一等的只剩下给去世的朋友所服的“麻”。

如果王莽是普通士大夫,为母亲服三年“齐衰”并无疑问。但王莽既然奉了汉室的大宗,那就不同了。照刘歆的看法,王莽不能顾及“私亲”为生母服丧,因为他母亲是级别等同于列侯的封君“功显君”,应当按照《周礼》中天子为诸侯服丧的礼仪来操作,服“缌缞”,非常之轻。而前不久继承新都侯爵位的王宗,则要作为宗子为曾祖母服丧三年。

王莽的道德就体现在这种为了公义而不顾私亲的行为上,类似于后世那些为公事而不顾家庭的“榜样”“楷模”。无独有偶,就在王莽母亲的葬礼刚刚结束不久,王莽的侄子、衍功侯王光请托执金吾窦况,让窦况帮助他杀人。此事被陈崇查实,凭陈崇和王莽的密切关系,陈崇大概先向王莽请示并征得了同意,然后才公诸天下。案子一经公开,王光、窦况非常恐惧,王光的母亲也就是王莽的寡嫂,对王光说了一番话:

汝自视孰与长孙、中孙?9

意思是,王光啊,你觉得你和王莽的两个儿子比起来,谁与王莽更亲?

王莽当年侍奉寡嫂,照顾侄子,为王光娶亲,赢得了时人的赞赏。可王光母亲的这句话极为冰冷绝望,可知这些年来,王莽的家人对他的习惯、心态已经心知肚明,知道王莽一定会为了公义、正义的外在形象而不惜牺牲家人。

王光母子随即自杀。

当年的寡母、寡嫂、侄子,如今都在王莽公义的外表下,或是礼仪被放弃,或是生命被牺牲。人情毕竟是人情,王莽为母亲只服最低的丧服,逼死寡嫂侄子,朝野之人对此必定会有腹诽,王莽也应该有所感觉:

以王氏的身份为刘氏奉祀,再怎么弥缝也无法调和龃龉。王莽只有占据皇帝之位,开创自己的皇朝,祭祀自己的祖先,将汉家扫入历史,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期以来,王莽效仿“周公”走到了居摄的位置,但恰恰是周公阻止他迈出最后一步。周公毕竟“复子明辟”,归政于成王,如果王莽想更进一步,那就必须绕过周公、扬弃周公,另寻途径!

2.与皇帝一步之遥

翟义叛乱平息后,长安和京畿一带平静了许多。

和七国之乱、汉武帝开边战争比起来,这次叛乱的规模其实并不大,帝国的社会经济并没有遭到什么破坏,地方上的自然灾害、社会问题,也并不直接影响天下辐辏的长安、洛阳等大都市。不多时,进出长安的人流又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官员、商贾、使者、平民、太学生们络绎不绝,向天下展示着帝国承平百年的繁华,也显露出将要开万世之太平的新气象。

只是,这繁华与汉室几乎无关。这是汉室的末世,也是帝国的涅槃。

各地的祥瑞多如牛毛,报祥瑞的使者接踵而至,诸如灵芝、珍禽、奇树之类,未央宫里负责记录的官员已经见怪不怪,多数也不再向上司报告,整理后直接归档。其中有些竹简的下一次面世,将是两千年以后。

但有些祥瑞,准确地说是符命,则会被官员小心翼翼地呈送到摄皇帝面前。祥瑞,主要指自然现象,而符命则体现了神灵不可测的意志。

齐郡境内有个广饶侯国,广饶10侯刘京是宗室,他的一封上书引起了王莽的兴趣。他的名字在《汉书·王子侯表》中不载,可能是元始五年明堂刚刚落成、王莽主持首次明堂祫祭时大封的诸侯之一11,因此对王莽心存感激。在举国献祥瑞之时,刘京也呈上了一则极为直白的符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