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瓣似月色拂袖,香如开匣暗来。
nbsp;nbsp;nbsp;nbsp;水光庭中,哪寻玉瓶接仙露?一壶芳菲,觉来似春。
nbsp;nbsp;nbsp;nbsp;此刻,容若和惠儿正是坐在玉兰树下,只是天色晴朗,并非月夜。
nbsp;nbsp;nbsp;nbsp;“阿玛说白玉兰不如粉玉兰好看,要不换栽别的品种。我说不必,白玉兰有白玉兰的好,纯粹无垢,形色端正,常的化生。阿玛就依了我的意思,让这棵白玉兰树一直陪伴。”
nbsp;nbsp;nbsp;nbsp;“表兄亦是是喜欢水仙,水仙绽放,朵瓣洁白,与玉兰花相似。”
nbsp;nbsp;nbsp;nbsp;“无华无破,清新养目;以身傍花,见者欢喜。”
nbsp;nbsp;nbsp;nbsp;说罢这些,容若对惠儿聊起了正事。
nbsp;nbsp;nbsp;nbsp;“江山社稷,非皇上一个人可以左右。这里面除了国计民生和所得利益,也牵系着氏族的荣耀、气概和信念。惠儿你是个女子,你愿意做一个时常惦念着纳兰氏一族的沉浮、并且为皇上奉献全部之人吗?”
nbsp;nbsp;nbsp;nbsp;“表兄……”
nbsp;nbsp;nbsp;nbsp;“惠儿,下面为要说的话,请你以‘皇上的妃子‘的身份来听。”
nbsp;nbsp;nbsp;nbsp;“阿玛现在官阶是正一品,身为与索额图平起平坐的大臣,二人在朝中实力相当。皇上的后宫之中,由索额图的侄女赫舍里皇后执掌凤印,少了纳兰氏出身的女子,就相当于是珠玉缺了一角。阿玛认为,春来的秀女大选正是让后宫再添宠妃的好契机。”
nbsp;nbsp;nbsp;nbsp;宠妃。惠儿把这个词在心中默念了一遍。
nbsp;nbsp;nbsp;nbsp;表兄的斟酌用词太恰当了,以至于她可以不差毫厘地理解他的意思:
nbsp;nbsp;nbsp;nbsp;别的秀女被选中,都可以一概而称为“新人”。
nbsp;nbsp;nbsp;nbsp;而“宠妃”一词,则是把“纳兰惠儿”将要背负的纳兰氏一族的——不可回避性和步步为营性,都传递的清清楚楚,无需再赘一词。
nbsp;nbsp;nbsp;nbsp;“阿玛和索额图都是深谙皇上心思的人,为了支持皇上擒拿鳌拜,二人必定会装出齐心合力为君的样子来,以表大义。一旦皇上事成、握权亲政,明党和索党定会斗争如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nbsp;nbsp;nbsp;nbsp;“前朝不安,后宫也未必能安,惠儿,到时候你要记着:你是在做着只有你才能做到的事,该争到手的要争,与己无关看似无需争之事也要争,纳兰氏出身的妃子,不可平庸无奇、不可乖驯任欺。”
nbsp;nbsp;nbsp;nbsp;“惠儿明白伯父的意思了。”
nbsp;nbsp;nbsp;nbsp;“幸好。你没有说‘惠儿记下表兄的话了’。”
nbsp;nbsp;nbsp;nbsp;“惠儿都知道,知道表兄你是打着心里为惠儿好的,方才的那些话,全是伯父的意思,是伯父自己没法对惠儿说出口、却苛令表兄你来对惠儿说的。”
nbsp;nbsp;nbsp;nbsp;“之前我一直觉得心里堵着一块石头,喘不过气来。现在,我觉得好多了。”
nbsp;nbsp;nbsp;nbsp;“让表兄彻夜独坐,一心想着如何说如何劝……是惠儿的错。”
nbsp;nbsp;nbsp;nbsp;“惠儿你没错,你人如名字,聪慧玲珑,是个不可多得好女子。”
nbsp;nbsp;nbsp;nbsp;容若起身摘了一朵玉兰花,放在惠儿手里。
nbsp;nbsp;nbsp;nbsp;他从小亭台的一侧拿出不知什么时候准备好了的笔墨,写道:
nbsp;nbsp;nbsp;nbsp;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nbsp;nbsp;nbsp;nbsp;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nbsp;nbsp;nbsp;nbsp;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nbsp;nbsp;nbsp;nbsp;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nbsp;nbsp;nbsp;nbsp;【注1】
nbsp;nbsp;nbsp;nbsp;惠儿将那朵带梗的玉兰花别再衣襟边,看着坐在石桌前刚刚写完词的容若。
nbsp;nbsp;nbsp;nbsp;她似乎曾未从这个角度看过容若,一个他坐着、她站着的的角度,去看他的侧脸和眼角温润的眸光。
nbsp;nbsp;nbsp;nbsp;容若握笔的姿势、写字的神态、词成的一瞬间的欣喜、自读作品时的风雅,统统惠儿都喜欢。
nbsp;nbsp;nbsp;nbsp;而最珍贵的,莫过于是自己和容若一并融词中,成为了词中的一轮明月、一朵素花、一缕清风、一卷窗纱……
nbsp;nbsp;nbsp;nbsp;惠儿小心翼翼地珍惜着,珍惜着跟容若相关的一切。